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25章 忠君爱国马士英(第二更,求订阅)(2/3)

,径直闯进了南京城门,然后圣旨被直接送到了南京六部的值阁,很快京城传来的圣旨。

“陛下下旨召天下兵马勤王!”

朝廷的旨意刚一传来,整个江南无不是为之一震,他们震惊于北方局势突变的同时,所有人的眼前无不是一亮,他们突然意识到了机会!

这是把大将军送出南京、送出南直隶的机会啊!

只要大将军离开了南直隶,这个清田自然也就人走政息了。可问题是,怎么把这“杀神”送出南京。

这天下午,南京兵部尚书马士英来到了大将军府,一见到大将军就跪下磕头,同时语气激动的说:

“大将军,目前闯贼兵近京师,陛下下旨召天下兵马勤王。大将军一身系天下臣民之望,还请大将军尽快发兵京城勤王,请大将军勿负天下忠臣义士之心啊!”

瞧着面前的马士英,朱国强的脸上带着笑容,对于这位历史弘光朝的首辅,他倒是有不同的看法,满清南下,南京勋臣皆降,这位手中无一兵一卒的首辅拒绝投降,带着太后逃到浙江一带,进了杭州以后,知道弘光皇帝已经被俘,就同在杭州的官僚商量请潞王朱常淓监国。之后他以太后和朱常淓的名义继续抗清,然而后者也马上投降清兵,马士英仍未死心,继续带兵南下,然而在后来的唐王、鲁王两政权中几乎成了过街老鼠,更无人重用他,他并没有因此就转投清方,而是尽力以抗清的实际行动改变自己过去的不佳形象,直到在福建被清兵俘虏后杀害。满清文献笔记对他的死去记录颇多,但没有一项提到他想要投降。

对于马士英那位听说赵之龙、钱谦益等人献门率众投降,在城门大书数字“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端伯不降”的黄端伯的评价再公允不过。

在审问黄端伯时,多铎问:

“马士英,何人也?”

黄端伯:“马士英,忠臣也!”

多铎又可气又可笑,问:

“马士英乃大奸臣,何得为忠?”

黄端伯说:

“马士英不降,拥太后入浙江当为忠臣,相反已剃发易服的赵之龙、钱谦益等人才是不忠不孝。”

这当然不是为马士英开脱,他只能算投机的权臣,没处理好内部各派关系,导致内政混乱,党争不断,军阀内讧,自我消耗。但是至少在民族大义面前,他没有含糊,而反观他的政敌东林党、复社,大部分人投降清朝,最可耻的是,他们掌握话语权,朝马士英泼脏水。当然,东林党里也有硬骨头,比如黄道周等人。

可相对于大明来说,搁在民族大义上,人家确实比很多人强多了。

而在朱国强抵达南京后,马士英也是全力配合,其实,越是这样的有着奸臣之名的人,他们就越识时务。

现在见他上门跪求自己出兵勤王,朱国强便点头道。

“司马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急忙站起来扶起马士英,朱国强声音哽咽道,

“我亦是高皇帝的子孙,又焉能容忍闯贼夺我大明江山?即便是你不来求我,我也会发兵勤王的,我知道,世人皆以为我为奸雄,料我必定会坐视京城沦陷,可要是如此,岂不致负天下士民之望,为千秋万世所不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大明太凶猛 最新章节第525章 忠君爱国马士英(第二更,求订阅),网址:https://wap.at55.net/169/169338/548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