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封赏(2/2)

昭国封侯,最容易的一条路就是做丞相。

昭国律令,为彰显丞相威能,只要能晋身相邦之尊,都会被封侯。

比如因为计杀白起而大名鼎鼎的应侯范雎、文信侯吕不韦,以及如今的通侯李斯。

如今昭国内有侯爵在身的,只有两位,而且都是文官——另一位是甘茂。

看看比例,想要封侯的话,文武之选就很明确了。

当然,这是玩笑话。

说回封赏结果,上将军果然还是止步于大庶长,爵位不变。昭王只多加了其子王贲的爵位,破格将王贲进爵为右更,算是稍作补偿。

对此,上将军自然不敢明发怨怼之言。但看看这两日上将军的脸上神色,即便是扶苏都不愿多在他眼前出现。

上将军只是没有加爵,而左军主将白起就更惨了。

原本攻破少梁、横扫魏北,白起的功勋即便不算卓然,却也并不少有。

再加上之前平叛故韩中的业绩,本来是有望加爵至驷车庶长的。

然而因为违令杀俘,白起的爵位不升反降,直接被连降三级,落到了中更的爵位,甚至低于了王贲。

相比于之前两位主将,担任右军主将的蒙恬就“幸运”得多了。

论及战场上的贡献,蒙恬的功绩实际上并不比大破魏军主力且一鼓作气拿下都城安邑的上将军稍差。

无论是那妙至毫巅的轻巧一退,还是及时派出轻骑袭劫屈匄军,蒙恬在侧翼战场的所为都可谓十分出彩。

然而,昭国的军功并不看那些虚的。

因为没有与东魏及赵国主力正面大战,更没有见到过齐军的面,故而虽然在联军退去之时衔尾追杀有所斩获,但实际落在袋中的军功并不多。

最终得益于麾下小将李信的杰出表现,主将蒙恬还是得了一级进爵,由少上造加为大良造。

至于杨端和、司马靳等副将的封赏,也在各自主将的请功中得以明确,此处就先略去不提了。

看着中低层将兵可谓丰厚的赏赐,以及三位主将的“可怜”封赏,扶苏也多有感慨。想要在昭国的军功制度中往上爬,实在是太难了。

尤其是到了高层,不但难以立功,而且动辄还会有降爵。

至于扶苏自家的赏赐……

始皇不把他的“承国”君位剥夺,就已经是承天之恩了,哪里还敢有别样的奢望?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对主事人不太满意,始皇对于在此战中表现可谓卓越的军机处并未吝惜恩赏。

表现最为杰出的樗里偲与甘罗自然得以加高爵不在话下,就连一言未发的尉山,不知是不是还是因为其祖的关系,也得了大夫爵。

扶苏对此倒是没有异议。

虽说是“法治社会”,昭国也并非单纯的只看法度,应该迁就的功臣子弟还是要稍微提携一下的,就当是看在劫的份上了。

只是不知道这份先辈以忠臣热血换来的恩荣,能保他几时。

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情况下,扶苏回到了暂别了大半个月的西魏。

只是队伍中多了一人。
本章已完成!

少年杯酒意气长 最新章节第九十四章 封赏,网址:https://wap.at55.net/166/166899/96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