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四二章 礼尚往来(2/2)

候决定了他们对酒水的依赖。

此外,对于盐的需求,更是决定了草原对于贸易的极大依赖。

因而对匈奴来说,掐断了边境贸易,对他们的打击是巨大的。

而汉朝的官员自然也看出了这一点。

因而,以断绝贸易来作为反制匈奴的手段,经常会成为朝堂上的共识。

但事实上,这样看起来美好的反制手段从来没有事实上对匈奴造成真正的伤害,也没有达到过想象中的战略目标。

因为一来,边境贸易的获利是非常令人震惊的。

即便官方不允许开展贸易,但边境上的走私是从来都没有少过的,汉朝政府不赚这个钱,自有别人愿意赚。

各个世家大族为什么致力于解除盐铁官营,打出“不与民争利”的幌子。

要知道,百姓可从来没有机会能够参与进盐和铁,这两个金窟窿中去,而且盐铁官营,事实上对于百姓而言是颇为有利的,因为他们不必担心盐价的浮动。

而真正能够从盐铁私营中获得利益的,自然是世家大族。

同样地,对于边境上的走私活动,也是由世家大族占了大头。这也是为何,朝堂上总会有断绝贸易的呼声。

并非是真的没有人能够看清掐断贸易的毫无意义,之所以会如此,无非都是利益使然罢了。

匈奴当然是希望能够进行贸易的,如果中原不愿意,他们就会烧杀抢掠,逼迫中原展开贸易。

但不同于后世中原、草原的实力对比。

现如今,莫说是战力甲天下的大昭,就是被昭军欺负了数十年的赵国,军力也是胜于匈奴不止一筹的。

别看匈奴在边境上闹得凶,真打起来,中原各国还真都不带怕的。

此时的匈奴,可远不是后世能够在白登山围着刘邦签订城下之盟的那个,已经完成了统一的匈奴帝国。

在还远没有能够崛起的匈奴面前,他们想要展开边境贸易几乎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可行方案,就只有每年秋收之际,冒着极大的风险,尝试从边境各国中抢掠一些物资。

这样的风险,其实是相互的。

边境居民承担的,是卫戍边境,以及财产、生命损失的风险。

作为劫掠一方的匈奴却也不是只有好处的。

他们所要承担的,自然就是劫掠失败,或者劫掠成功,但遭受损失远比获利更少,导致部落崩溃,甚至部族成员沦为其他部族的奴隶的风险。

由此说来,如果开放贸易,是不是就是双赢的大好局面呢

却也不尽然。
本章已完成!

少年杯酒意气长 最新章节第四四二章 礼尚往来,网址:https://wap.at55.net/166/166899/453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