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八五章 六成(2/2)

于土地兼并。

长久以来,受张苍的徒弟——贾谊的影响,所有人的视线都牢牢被《过秦论》中的道德等因素所吸引,忽略了掩藏住这一切下的深层原因。

但是事实上,土地兼并最严重的的王朝,恰恰正是始皇一朝。

从土地国有制刚开始转向私有制的时代,完全没有先行经验可以参照的大秦,只看到了私有制给国家财政带来的活力,忽略了由此而导致的恐怖的贫富差距。

在统一之后,战争红利消耗完毕,国内的尖锐对立已经到达了难以平衡的悬崖。

始皇南征北战,并不全是因为好大喜功,想要将帝国的疆域扩张到日出日落之地,实际上也是为了缓解国内的压力。

到了胡亥时期,即便胡亥不是那么无能,其实天下局势也已经积重难返,想要做什么已经晚了。

更何况,他也没想做什么。

若非如此,即便列国反秦,有民众支持的话,大秦至少可以在三关之内割地而居。

然而即便秦人自己,对于土地兼并的怨念,也已经不足以让他们支持本国了。

“之所以如今国内未有过分动荡,主要有两点。”不需要几人发问,扶苏便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第一,军功制给了黔首百姓除了自有丁田之外,获取土地的另一种方式。”

按照军功爵制度,每在战场上获取一级爵位,对应的都是毫无折扣的实质土地,而在这百年之中,大昭的对外战争都是以胜利为主,这就给了民众很多的机会去弥补失去的土地。

尤其是蜀地的拿下,以及不久前,西魏的土地获取,仍是地广人稀的昭国可以将国中大部分的压力转向到对外战争中去。

说白了,这就是给予昭国存续活力的战争红利而已。

并不意味昭国的制度就是正确的。

然而在六国统一之后,这样的战争红利就没了。

等到红利完全消耗干净,土地兼并的恶果就显露无疑了。

“第二,对外战争之中,享利最多的是大族,而付出最多牺牲的,同样也是大族。仅看孟西白三氏,为大昭付出的伤亡便是任何人都不能忽略的巨大牺牲。”

付出多少,享受多少,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毫无疑问的正确。

看到这样的牺牲,有着强烈荣誉感的昭人是如何都对他们恶感不起来的。

而且这样巨大的牺牲,以及换来的军功,让大族子弟们将视线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对外获取军功,而非对内压迫黔首上。

因此虽然兼并已经初现严峻,但仍然不足以令统治阶级提起警惕来。

除了已经拿到标准答案来做题的扶苏。
本章已完成!

少年杯酒意气长 最新章节第二八五章 六成,网址:https://wap.at55.net/166/166899/295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