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五国谋昭(2/3)

不到那种令人喘不过气的重压。

木桶中的热水腾出的热气温暖了整个房间,赵奢却感受不到丝毫暖意。在与赵国第一名将李牧的对信中,他感觉得到,这位赵国擎天巨柱与自己一样,清晰地得出了一个或许天下诸国有识之士都多少有些雾里看花,只有常年抵挡昭军兵锋的赵军才能看得明白事实。

那就是,除了昭国,以及已被昭国踏破都城新郑的韩国以外,当今天下兵势最强的三国:赵、楚、齐,即便合力攻昭,也是毫无胜机!

赵奢猛然将右腿从木桶中抽出,他要给那个唯一有望将天下从强昭铁蹄下救出的人写信。

如今只有他能促成这个或许能胜过昭国的计策:五国谋昭!

……

那个被赵奢甚至被整个天下寄予重望的人,此刻正握着一张薄薄的丝帛,痛哭流涕。

陈余不知如何安慰主君,他同样被这个消息震惊得不知所措。

张耳更是哭得不成人样,哀痛欲绝。

信陵君窃符调兵出关当日,胡姬被魏王下令活剐后挫骨扬灰,仅剩的头颅也不得安葬,而是送到了信陵君府邸,悬挂于门上。

魏王有言,他与胡姬共盼公子归。

魏无忌慢慢止住恸哭,领着全军,南面而拜,“胡姬大义,天下铭记!”

全军皆哀。

魏无忌永远也不会知道,在胡姬单纯的心思中,从来没有过什么天下,有的只是一人而已。

张耳祭拜过后,一言不发,转身而走。陈余大惊之下,出声追问:“张耳何往?”

张耳抽出身侧魏无忌亲赠的宝剑,恨恨掷于地,目呲欲裂,声嘶力竭:“如此魏王!如此大魏!救之何益啊!啊?!”

陈余还要再劝,魏无忌却止住了他,对着张耳的背影叹息道:“张君弃我而去,是我不能保义也。”

言罢,重新翻身上马,北向而去,“如此大魏,无忌救之。”

陈余犹豫再三,只能对主君拜辞:“大魏有公子与麾下无数将士可救,张耳只有陈余一人,实不忍弃。”

魏无忌只是挥挥手,并无转身。

张耳看到身侧多了一人,眼眶更红:“我还以为……”

陈余大笑:“做兄长的,怎能对弟弟弃之不顾呢?”

张耳心中感动,只告诫自己一定要记下陈余的恩情,又听陈余道:“可惜你扔剑扔得洒脱,否则还能换不少好酒。”

张耳闻言也放声大笑:“如今后悔却也来不及了。”

其实宝剑离二人不远,只不过谁也不愿回头去弯腰罢了。

笑声渐歇,张耳问道:“没了公子庇护,大魏是留不得了,如今不知当往何处?”

陈余笑着摇摇头,这个张耳果真是个顾头不顾腚的性子,后路都不想好就如此冲动,只好回道:“平原君赵胜,颇有侠气,我等去投,必会接纳。况且我等对赵有窃符之义,平原君必会以礼相待。”

张耳闻言连连点头,“兄长所思果然缜密。”

“不过去赵之前,我等还当回大梁一次。”

张耳想起那个如今挂在门口的凄美头颅,悲从中来,哽咽道:“自当如此。”

张耳心中暗暗立誓,终有一日,他必要闯进魏王宫,手刃此獠!

——————

赵胜带着煌煌雄词,一路所想,都是如何将甘茂老匹夫驳斥得下不来台,定要让齐王与太后看透这昭国君臣的嘴脸。

然后见到田建后,他张了张嘴,愣是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十来岁的田建眨巴着眼看着这个闻名天下,比自己大了两轮的赵国公子,以为对方是嫌自己年幼,只想与母后说话,撅了撅嘴,“母后在午憩,你跟我说也一样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年杯酒意气长 最新章节第二十二章 五国谋昭,网址:https://wap.at55.net/166/166899/23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