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一二章 各出机变(2/3)

白起困住而已。

一方面,赵魏没有自信正面打败白起,只能坐等白起军后勤崩溃,另一方面自然就是辛胜所说的,他们想要围点打援。

那么白起自然不能让他们如意。

于是,这个抉择就很清楚了:北上,还是南下?

北上,是有李牧严阵以待的严密防线,南下,是魏无忌立足未稳的初来魏军。

白起盯着地图的目光,漂移不定。

……

三天之后,扶苏顺利进军到了上党地域。

如果从高空看去,白起军、扶苏军、赵军和魏军,此时在上党周围犬牙交错,说不清是谁包围了谁。

赵军在上党山区构建的防线,是以相互倚靠的寨堡为基础构建的,这些寨堡对于必须仰攻的昭军来说很难攻陷。

但是白起仍在李牧的手上想办法拿下了几座。

白起似乎选择了北上,而对南边的魏军不感兴趣。

如今,这些寨堡反而如同扎进赵军防线的钉子,在搅乱了防线的同时,也可以用来阻止赵军可能的全面反攻。

这几,赵军仍然没有大规模反击的迹象,但是在长平周围,仍然出现了不少零散赵军,这个位置与魏军驻地很近,故而被视为赵魏企图合流的信号。

长平这个地名,听在其他人耳中或许没什么,但却让扶苏为之挑眉。

此地是上党周围难得的能够展开大军的地方,用来进行大战再好不过。而且长平处在韩国咽喉处,一旦赵魏在此地完成合流,那么韩国就会被彻底截断为南北两部。

对于白起军而言,韩国的截断或许并不会造成太过严重的损失,但此事在政治层面却会导致十分重大的后果。

故韩平定只有短暂的一个多月,在这片土地上作战的昭军如同在敌国土地上一样。

王贲竭尽所能才能在魏国大军压境之下保证的故韩表面上的和平,很可能就会因为赵魏的合流而被打破。

因此扶苏得知,在他穿越韩魏边境之时,司马靳已经领命率先驻扎在长平了。

司马靳的位置看似危险,但是被牵扯住大量精力的赵魏,偏偏却对这个钉子毫无办法。

赵国无力攻击,是因为白起对赵军防线的攻势让他们自顾不暇,而魏国则是因为王贲的作为。

虽然魏无忌来势汹汹,兵力远胜,但王贲没有选择一味挨打。

轩辕关当然不容有失,但是只是守关而已,牵扯不了多少精力。王贲的兵力虽少,但能做的事却不少。

昭国在韩土上作战如同敌境,魏国又何尝不是?

扶苏“魏人治魏、韩人治韩”的策略在此时显出了杰出的效果。

王贲充分利用了投向自己的韩国高层以及归降的韩军。

如同魏国一样,新郑的快速陷落,使得韩军的实际战力没有太多的损耗。而且相比于西魏而言,已经为昭国实质统治了数年的故韩,在人心方面相比于魏国,更希望接受昭国的统治。

来来回回的政权反复,早已让韩人精疲力竭。

如今韩人可以在扶苏,或者说昭国的政策下保障一定的自治,何况子也过得去,何必要再重新接受魏人统治?

魏人就一定比昭人宽容吗?真未必。

于是在韩人稍稍倾斜的有限帮助下,王贲将投降的韩军编成了数支小股部队,全部投放到了轵关以东的魏土上。

不同于章邯建议下改编的魏国降军,王贲并未将韩国降军打散编制,而是在保持原本战斗力的况下,将他们完整地撒了出去。

不同于要与魏无忌和东魏军作战而必然会有的心理压力,在魏国境内烧杀抢掠对韩人来说可没什么压力。

韩国虽然再三被灭,但韩军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年杯酒意气长 最新章节第一一二章 各出机变,网址:https://wap.at55.net/166/166899/113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