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零八章 急转直下(求订阅)(2/2)

军的成立,扶苏只是提了一个框架,真正完成骨填充的,是尉缭。

首先是服役年限。

不是所有人的服役时间都从零开始的。

为了鼓励珍贵老兵的踊跃参军,此前在昭军中服役过的,都会添加到服役时间中,这就避免了他们需要与新兵一起完成二十年的全额服役。

然后就是征兵标准的大幅提高。

昭国的征兵标准相比于列国,由于民众的体素质原因,原本已经高出了一个档次,如今更有了极大的提高。

高方面,昭军的入伍标准达到了4尺5寸,换算成现代单位就是一米五三左右,这当然无法跟现代中国征兵标准中的1.6米相比,但在这个大多数人口还处在温饱线以下的战国时代,已经是相当匪夷所思的高度标准了。

另外,体重、耐力、负重等等,也都有详细到了让人咋舌的标准。

当然曾有人提过异议,如果按照这样的制度,符合标准的军团兵恐怕十分稀少。

但事实还是打了这些人的脸,即便对此有所心理准备的尉缭和扶苏,也为此吃惊不已。

事实就是,仅一个月的时间,关中各地符合募兵标准的报名兵员就已经超过了十万。

当然,因为不符合标准而被筛掉的兵员更多。

而不符合主力标准的人也不必担忧报国无门,他们完全可以去参加并无严苛要求的郡兵与边境守军。

始皇自然没有一上来就完全抛弃征兵制。

募兵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国家对于兵源的质量缺乏直接的把控手段。

如今昭军在战场上连战连捷,民众参军的意愿强烈,此刻当然能够征募到质量上乘且数量不少的兵员来。

但如果昭军开始吃败仗,甚至是大败仗了呢?

即便是有高额的赏赐与爵位激励,但与死亡相比,那些赏赐真的足够人吗?

放弃征兵制很容易,但想要在民众习惯了募兵之后再重拾起来,就不会那么简单了。

对此,有一项已经施行了很久的规则又被翻了出来。

家中已有参与募兵的,不需要再出男丁参与征兵,而家中男丁不够资格参与募兵的,就要接受国家的强制征兵。

退役制度同样覆盖到了征兵头上,时限同样是二十年,但服役时与退役后的待遇,自然比照募兵会有一个明显的下滑。

另外,因为征兵服役期限并不总是连续,他们要完成服役期限所要花费的时间自然会远超二十年。

这些,和其他的详细规定,都是扶苏想不到,或者说是任何人不真的设处地去做,就无法想到的。

这支新成立的军队,现在就交到了杨端和的手中。

在领军之后,杨端和需要先向西支援驻守长城的羌瘣,然后再北上,联合义渠与乌氏倮的部族,一同将匈奴再次赶出国境。

匈奴的大举入侵当然很紧迫,但是并不足以让扶苏与樗里偲等人大惊失色。

真正让他们紧张的,是此刻还未传到咸阳城的消息:魏无忌杀魏王圉于王宫后,领军西出轵关。

而轵关,就在白起军后。
本章已完成!

少年杯酒意气长 最新章节第一零八章 急转直下(求订阅),网址:https://wap.at55.net/166/166899/110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