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七十六章 春晚与年俗(3/5)



那几乎都是去广东上货的个体户弄回来的。

基本上都是绿白两色劣质塑料壳组成,以劣质胶水粘合在一起,中空,内装泥沙以增加分量的玩意。

打几圈下来,用做麻毯的床单别说睡人,就是睡刺猬都嫌硌得慌。

可再怎么说,也比傻呆呆看这样的春晚有意思的多啊。

从这个角度来说,恐怕1985年春晚对麻将牌的风行和推广,还起到了一定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

起码让这一年,成为了京城在解放后全面开始恢复麻将传统的元年。

不知有多少户人,纯粹是因为春晚的无趣,才开始了麻将的布道。

再之后,春节假日甚至尚未结束,批评的信件就像雪花一样,从全国各地寄到国家电视台。

以前观众来信是表扬春晚节目办得好,这次来信,无一例外是批评节目办的“质量低下”“杂乱无章”。

而且由于批评的观众太多,电视台方面也不得不有所交代。

于是十一天后,电视台通过《新闻联播》,郑重其事地就此事向全国观众道歉。

这还不算完,有关部门先后派了四个调查组到国家电视台,调查晚会质量,分析失误原因。最后黄导因此被停职半年之久,打击可谓不小。

不过春晚的失败,倒是对宁卫民没什么影响,因为他早就知道这场晚会回砸锅。

而且三十年后还会被网络时代的网友们挖出来,冠以“史上最差”的一届春晚。

那么既然没有期待过,也就无所谓失望。

这个除夕夜,他的精力都放在跟老爷子闲聊天,聊聊旧日光景和过去的人们怎么过年上了。

大概是最近的几个月,宁卫民一忙起来,师徒俩好久都没在一起这么放松,这么亲近的聊过天了。

看徒弟连电视都春晚都不看了,专心跟自己聊天。康术德的心情也不错,还真想起了一些几乎忘记的往事儿。

在宁卫民听来,好多都挺有意思的。

比方说,这最后的一天的黄昏,仍然是好多小贩赖以生财的宝贵时光呢。

据老爷子的所说,过去的京城,除夕临近黄昏时分,是街上最清静的时候。

店铺早打洋关门,胡同里几乎见不到人影。

除了寒风刮得电线杆上的线和树上的枯树枝子呼啦啦的响,听不到什么动静。

只有走进大小四合院或大杂院里,才能够听到“乒乒乓乓”在桉板上剁饺子馅儿的声音。

那是从各家里传出来,你应我和似的,就像是过年的前奏。

但往往就在这时候,胡同里会传来一声声“买荸荠喽!买荸荠喽!”的吆喝声。

由于四周清静,这声响便显得格外清亮,在风中荡漾着悠扬的回声,各家都能够听得见。

这时候,各家各户通常都会有人走出家门,来到胡同里,招呼卖荸荠的。

“哎,买点儿荸荠!”

卖荸荠的先不问数量,倒是会再次刻意问上一句。“您买荸荠呀?”

买主儿便会说,“对,荸荠!”

卖荸荠的一定还会再问,“年货您都备齐了?”

大人们便会欣然作答,“备齐啦!备齐啦!”

然后彼此笑笑,点头称喏,算是提前拜了年。

荸荠,就是取这个“备齐”之意。

那时候,卖荸荠的,就是专门来赚这份钱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 最新章节第七百七十六章 春晚与年俗,网址:https://wap.at55.net/165/165606/780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