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二章: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下)(3/4)

来五年的预算,从根子上保证他们各自衙门的公务能够最大化的完成任务指标。

“好了。”

眼看着夏元吉有像跑菜市场还价的趋势,朱允炆果断开口打断:“小钱林林总总也就那个数,多个几万两少个几万两的不碍事,户部要为各部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就不要在这种事情上过多纠缠了。”

皇帝什么时候能回过日子啊。

夏元吉摇头叹气,一副为难样子的拱拱手:“臣听凭上意。”

面上是一脸死灰,内心却是笑开了花。

他这连蹦带骂的其实也就是做个姿态,‘吓一吓’那些同僚罢了,实际上今年的岁入在这里放着,能花出去多少,他这心里是有一条红线的。

现在中枢各部加在一起的总数,距离他心中的红线,可还有将近一千万两呢。

哈哈哈哈。

要不是身处金殿之内,夏元吉都恨不得抱着郁新亲上几口,喊上一嗓子。

“熬了几年的赤字,今年户部总算是站起来了!”

今年兜里闲了那么多钱,要不要赞助皇帝一万两,给三大殿换批地砖,顺道给盘龙柱镀层金箔?

不行不行,这样实在是太飘了,还是赞助五百两给皇帝翻修个茅房吧。

朱允炆瞥了夏元吉一眼,轻轻摇了摇头,而后正色道:“既然各部的预算也都定了,大家也都没有什么异议,那朕跟内阁就直接批了,大家也好尽快落实,抓紧推行各自的计划指标去吧。”

所有人都美滋滋的起身谢恩,而后拿起朱允炆一道道批红的奏本鱼贯离开谨身殿,接下来,他们就该去文华殿开小会,商量具体的工作落实了。

中央的大目标现在是定了下来,也铁定不可能再做更改,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贯彻下去。

用皇帝的话说,那就是培养各省主官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

“摊派,必须摊派!”

在这种事情上,杨士奇一拍桌子就算定下了基调。

“各部连同三法司派驻人手到各省的布政使司衙门驻省监督,各省主官向内阁签署军令状,完不成的就地免职。”

这种事情上,郁新算是罕见的跟杨士奇政见合一,谁让他分管的几个部门都是硬性指标最高的财政一块,不搞摊派,光在南京城里喊口号那铁定是不行的。

“广东和福建的岁入,必须每年达到一成以上!”

郁新也是敢开口,一张嘴就定了一个超高的经济拉升指标:“这两个省的商贸一年比一年繁荣,地方得过且过的也不细查,多少豪商漏税避税,没什么好说的,签军令状,但有懈怠就地革职。”

皇帝给他们内阁压力,他们就要给地方压力。

全面强化监督机制,落实责任到人问责机制,这就是朱允炆给内阁制定五年计划的核心思想。

你们文官集团不是喜欢抱团成气,动不动斗这个斗那个,没事再搞搞党争吗?

现在逼着你们内斗去。

这时候还管哪门子的派系不派系,连党魁都踩在悬崖边,行将不错就会粉身碎骨,谁还有那个精力保护自己的党羽?

把总体任务指标摊派到各省,谁要是完不成,谁就滚蛋吧。

“如此摊派,地方的压力也不小啊。”

看着各部部堂主官纷纷开始计算如何给各省分担压力,景清咽了口唾沫。

他的都察院将来五年可是有的忙了,毕竟负责监督五年计划落实的就是都察院。

“难吗?”

杨士奇闻言不置可否:“事在人为,只要地方能铆足劲,舍得把平素里喝酒纳小妾的精力放在公事上,这份五年计划也就不难了。”

地方的主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日月永在 最新章节第二百九十二章: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下),网址:https://wap.at55.net/162/162649/291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