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先安内,再攘外(1/2)
当下,曹操见杨修颇有收敛,怒火渐消了几分,冷声而道:“你可知以你之谬论,本丞相大可治你扰乱军心之罪?”
杨修吓得当场色变,哭泣跪地,求曹操恕罪,曹操正在思虑,贾诩、张辽两人在帐外求见。追小说哪里快去眼快
曹操听报,遂唤两人来见,贾诩、张辽作礼毕,贾诩先言禀道:“杨德祖以下犯上,揣摩丞相之意,冒犯尊威,死不足惜,但眼下局势不稳,若在此时处死此人,对我军可谓百害而无一利,丞相但且饶恕其罪,观其表现,日后再做处罚!”
曹操听言,心中已无处死杨修之意,不过却有意压其锋芒,故而佯怒喝道:“不可,此子不识大体,恃才倨傲,若轻饶之,本丞相如何统领朝中百官?”
“丞相息怒,杨德祖为人虽傲,但却有几分学识,韬略谋策,皆是上乘,且对丞相一片赤诚,丞相何不留之,为之所用?”曹操话音刚落,张辽亦来相劝。
此时杨修心知曹操要扬其威,故作痛哭不止,尽说自身之罪,曹操看他哭得真实,想其日后定会有所收敛,故只重罚一番,降其军职,夺其三年俸禄,以作惩戒。
杨修拜谢而退,自此,杨修修心养性,收敛傲气,不敢再有丁点放纵,这是后话。
待杨修退走,曹操于帐内长叹一声,与贾诩、张辽言道:“杨修虽是放纵,但他确说中了我心中之意,眼下两路大军已废,而我军久战,兵士疲倦,士气不振,再战亦是空折锐气,因此我有意先停雍凉之战,先除许昌腹心之患,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张辽听着曹操细细分析,沉思一阵后,即拱手禀道:“丞相看透局势,不因一时之气而动,辽敬服万分!!!”
曹操见张辽认同,微微颔首,遂又望向贾诩,贾诩沉寂不言,待曹操目光转来,贾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若就此撤军,实为不甘,但丞相所虑,确是眼前最为紧要之处,既然朝中多有牵绊,不若尽快班师回朝,先安内,再攘外!”
曹操听罢,那吞天般的细目刹地瞪得斗大,厉声暴喝道:“这群无用老贼,竟敢趁势作乱,待我班师回朝,定教其生不如死!”
曹操雷霆震怒,他试问对汉献帝已是仁至义尽,皇帝该有的尊威,曹操尽数给予,但汉献帝在暗中,却屡屡谋划推翻他的政权。
殊不知,若无他曹操这汉相坐镇朝堂,这所谓的大汉天下,早颠覆于各地诸侯叛乱之中,曹操四处征战,为朝廷诛灭乱臣逆党,重夺汉土,其势之盛,早可废帝,登上天子之位。
曹操虽被天下人指责为世间枭雄,但谁又知曹操骨子里却是对汉朝忠诚至极,若是汉献帝有能耐稳定天下局势,曹操二话不说,自愿还予社稷大器。
但事实是,汉献帝孱弱无能,其所信之臣皆是道貌岸然之徒,若是让汉献帝把持社稷大器,曹操耗费半生的心血,不出三年,必毁于一旦!
随着曹操势力日渐浩大,夺徐州,平袁术,杀吕布,败袁绍,除公孙度,拥地之阔,足有半壁江山。
汉献帝对曹操忌惮至极,终日唯恐曹操会痛下死手,强夺皇位,而曹操随着其势愈渐庞大,麾下谋臣多有劝其废帝登位。
曹操刚开始皆严厉喝斥,久而久之,见汉献帝毫无大志,并无统领天下之能,想天下姓受乱世之苦,终日于水深火热之中,渐渐地亦有取而代之之意。
汉献帝发觉曹操渐有改变,亦不愿坐以待毙,暗地里与朝中某些官僚联合,但朝廷上下,无论大小官吏,其府中皆有曹操眼线,汉献帝暗中之举,又岂能瞒过曹操。
曹操虽怒,但却仍不愿对此深究,一味纵容,眼下,曹操万万未有想到,他一直以来对汉献帝的纵容,竟会在此时反种出了恶果。
曹操忍无可忍,即日下定主意,班师回朝,欲要血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超逆袭三国 最新章节第66章 先安内,再攘外,网址:https://wap.at55.net/16/16685/66.html
行走于诸天的大魔
安思柔的都市生涯
盟主,请入局
最完美生物
重生之生化末日
人在木叶
暗黑萝莉——进化
最萌身高差
糙汉家的娇娇媳
夫君来头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