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77章 靖施弥彰(1/2)

却说国卫府立国,以此封赏诸将。消息传到北地,殷纣璃由此震怒,便有再度兴兵之念。罗伊因此拦阻,复出奇策。殷纣璃由此暂息其怒,便使罗伊从中调配,以此令靖卫再生不睦、相互交兵。

罗伊即领殷纣璃将令,便开始展开自己的又一次大计行动。

方法依旧如法炮制,便是利用商务运动再度控制靖国。他先以靖国资源的匮乏做出利诱,之后从外交再度入手。

他使发靖国,由此送出书信和大量靖国国内匮乏的辎重,以此结好靖国。使者到达靖国,便奉礼物。苏牧收到了来自于北燕的厚礼,自是心中喜悦。然而对于罗伊提出的再度用兵申请,苏异却并没有立即做出答应。

面对使者的询问,苏牧只是巍然一笑,言道:“我靖国内部方遭战乱变故,此番便要兴兵也要准备一二。尊使权且先去,孤王自修书一封回应燕王。待得我国整军已毕,必与归国共相策应而对卫国用武不迟。”

使者了然,由此告退。

苏牧以礼相送,之后便与谋臣宗昱共谋与内廷。

宗昱问道:“北燕来使,送上不少的礼物。不知大王决议怎样,此番是否便要兴兵而去的?”

苏牧眉头微蹙,言道:“既收了礼物,自要终人之事。只是我国方与夏国用武,此番再动只恐国力不足。更兼国卫府虽然立国,却与我国素无恩怨。以此兴兵,只恐出师无名。若不出兵,有恐有违与北燕盟约。如今孤王左右不得,但不知你意如何?”

宗昱道:“但以微臣之见,此番大王不宜兴兵。”

苏牧一怔,问道:“何出此言?”

宗昱道:“其中缘由,大王刚刚已经说过了,微臣之言剩下一弊即可。”

苏牧点头,便问怎样。

宗昱道:“曾经我国与北燕联合,只因我靖国和北燕皆弱、而独夏朝势强。因此共相策应,只为针对夏国做出牵制。如今形势变革,北燕已然尽得西境

之地。元国覆灭,国卫府亦由此北迁。中原局势,也大有变化。北燕既得西境,足见其志不小。若我国与卫国用武,只怕最终得利的人还是北燕。一旦卫国再被燕国所灭,我靖国便与北燕强邻在侧。届时若北燕再有举动,只恐我靖国便要复有元国之祸了。要知道他们的行事作风就是趁乱取利,元国所以被灭也正是这个道理。既有前车之鉴,大王又为何要冒风险、重蹈覆辙呢?”

闻听宗昱所言,苏牧点头称是,言道:“先生所见,正是孤王心头所虑。只是此番不予动作,毕竟我国已经收了北燕不少的辎重礼物,只恐有失信义。更兼北燕势强,资源尽拢于诸国。若以此开罪了他,只怕对我靖国依旧不利。”

宗昱道:“臣有一计,可使大王盘旋与为国以及北燕之间,两边的都不得罪的。”

苏牧一震,问道:“是何良策?”

宗昱道:“大王既已许诺来使,便不如就此在国中搞出些动作来。以此集结兵马与边关各处,却不做出丝毫实质性的举动。北燕若问,大王只以准备不足巧加应付。卫国见势,必也有所提防。若北燕先动而取卫国,届时我国再看行事而动,岂非胜券在握?此反客为主之计,以此岂非摆脱不受北燕与卫国牵制了吗?”

苏牧大喜,从其言。就此便按照宗昱之计行事,只在国中调集人马搞出不小的动作,实则并无实际举措。

靖国既有动作,卫国便有消息传来。

吾梓须闻讯,便召群臣朝会商议。诸将各持所见,唯有大国政衍畲浅然含笑、巍然不动。

吾梓须看出,便问衍畲决策。

衍畲道:“但以老臣所见,靖国不会便对我国用兵。此番大王只需提防西境北燕动作,无需防备东夷靖国。”

吾梓须问道:“国政大人何以见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国志 最新章节第577章 靖施弥彰,网址:https://wap.at55.net/159/159503/576.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