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东北小强高句丽(三)(1/2)
可是现在的高句丽已经不是当年落后弱小的萁子朝鲜可比。冯弘终极自己掉了脑袋,白白地送给高句丽几万户来自中原的人口,也让长寿王时代的高句美人口增长到了九万户,从此高句丽的可战之兵终于可以出动到几万人的数目了,比起以前几千人规模的那种村长打架级别,那是进步得不知到哪里往。
出使南朝的冯盎祖父因此变成了南漂一族,最后被打发到岭南与蛮夷为伍,高句丽却也趁此良机吞并了全部辽东半岛。
长寿王很明确北魏的壮大,没有激动到和新生的北魏政权一较高低的地步,转而持续向南方收拾百济,经过长期的战斗篡夺了百济最重要的汉江流域一带,百济的权势退缩到了沿海地区,自此成为朝鲜半岛三国中最弱的一方。
长寿王逝世以后,高句丽的这轮扩大告一段落,这次扩大中,高句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利用了中原大乱的良机,一举篡夺了全部辽东半岛,向南也把持了朝鲜半岛上的汉江流域,成为了东北地区无可争议的一大强国。
当时的中原,无论南朝还是北朝,都向高句丽派出使者,承认了他们对于辽东和朝鲜半岛的统治权。
惋惜花无百日红,长寿王之后,一连几任的高句丽王都是无能之辈,国家后来还陷进了内乱之中,甚至连名义上臣服于高句丽的百济与新罗也开端蠢蠢欲动,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高句丽,夺回了汉江流域。
可是这一过程就相当于朝鲜版的三国演义,百济在战斗中出力最多,成果汉江流域却反而落到了新罗之手。
百济咽不下这口吻。于是新百同盟决裂,三国之间连年混战,总体上来说,高句丽仍然是瘦逝世骆驼比马大。是朝鲜三国中最强的一极。盘踞着萨水以北,辽水以东的宽大地区。连强悍的游牧民族契丹和靺鞨(女真的前身,音勿吉)也都是高句丽的仆从部落,有战事时都要派兵助战。
一直到了开皇十年的时候,高句丽的婴阳王高元继位。此人也就是现在的高丽国王,自隋朝建立以来,历代高句丽王都持续奉行对隋朝的恭敬政策,每年进贡的使者从来没有断过,两国间的友爱关系一直持续到隋朝开皇九年的灭陈之战。
婴阳王高元刚继位时就目睹了壮大的南陈在隋军的全线攻击下,是如何地不堪一击,迅速崩溃的。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憾。于是开端广积粮草,扩充部队,筹备抵抗隋军的进侵,而隋朝派向高句丽回访的使者。都被高句美人安排在空无一人的馆舍里,不让他们上街视察高句丽的风土人情,象防贼一样地防着,每次一递完国书就促地把使者打发回往。
不仅如此,两个月前,高句丽的边将向着隋朝的营州(辽西一带)发动了试探性的攻击,固然这次攻击被营州刺史韦世冲(曾任南宁州总管的那位,也是个打仗有两把刷子,但爱好纵兵掳掠的主儿)很轻松地击退,但高句丽敢于越国辽水,主动进攻隋朝,却是几百年来的第一次。
王世充一口讲到这里,心中也开端渐渐地明确,高句丽只怕也是听到了什么隋朝即将与突厥全面大战的风声,纵观这个国家的发家史,一向是趁着中原内乱或者是与北方的游牧帝国大战,无力分兵东顾的时候,趁机蚕食山海关外的地盘,这一次看起来又是想故伎重演了。
杨坚应当是从这个看似寻常的边境冲突中看出了高句丽的野心,决心在与突厥决战前先狠狠地收拾一下这个东北小强,让它在与突厥的大战中不敢打什么歪心思,一言以蔽之,这是一着保障侧翼的战略布局。
杨坚一边听着,一边不停地抚着自己的胡子,而高熲等人也是目中光芒闪耀不定,看得出他们也是在利用这个机会对杨坚的心思进行着揣测,等到王世充说完后,杨坚点了点头:“王员外,你可知道现在高句丽的实力如何?”
王世充迅速地在心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隋末阴雄 最新章节第三百八十七章 东北小强高句丽(三),网址:https://wap.at55.net/15/15280/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