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战地论兵(1/2)
魏征的眉头微微一皱,说道:“主公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你是说高句美人以后会不停地起事,造反,让隋军顾此失彼?”
王世充收起了笑脸,迎着清冷的河风,缓缓地说道:“不错,高句美人的刚强与韧性,在前一阵的作战中看得很明确,他们脱离中原已经有好几百年,形成一个国家也有五六百年之久了,民心早已经自认为是一个国家,而非中原的一州,所以即使短期内靠着武力驯服,他们的子民也必定不甘心当亡国奴,必定会拼命抵抗的。”
“且不说高句丽的本土,就是这辽东之地,听说辽河之后的路都没有,只有敌军那主营之后有一条大道,直通辽东各城,而且高句美人很可能在撤退前就把这条路给毁了,雄师就是过了辽河,补给也只会越来越艰苦。假如在这里拖延太多时间,或者是无法迅速地攻下几个城池,有可能杨广会象十年前的杨谅一样,直接就被迫退兵了,那样反而达不到我们的目标。”
魏征的脸上安静,他的双眼中光芒闪闪,看得出也在仔细地思考着王世充所说的话,他点了点头,说道:“主公,那按你的意思,还必需要让杨广迅速地拿下辽东城,才干把这战事给持续下往?”
王世充摇了摇头:“不,渊太祚老奸巨滑,尽对不会把自己的主力留下来断后,在我看来,他必定是哄骗或者强令其他的小城城主们断后,而自己的部队则连夜撤退,辽东城不是那么好攻下来的。但假如能就势攻破一些高句丽在辽东的城池,获得里面的军粮,隋军有了成功的盼看,就会持续打下往,即使我全力帮着杨广穿越之皇家福妻最新章节。一年内也不可能消灭高句丽的,充其量攻下辽东,到时候这块进了嘴的肉,里面却尽是鱼刺,不好吃,更不好消化啊。”
魏征叹了口吻:“主公。我不是太看好你的这个打算,就象吐谷浑之地,杨广也设了郡县,让刘权等官员来统领当地的吐谷浑人,这两年下来也没折腾出什么动静啊。基础上也是自给自足。”
王世充笑着摆了摆手:“吐谷浑和这里的情况不一样,一来吐谷浑人少,只有十几万帐落,几十万人口,又是疏散成几十个部落,无法形成协力。二来吐谷浑长年以来都是上层的慕容氏鲜卑族来统治羌人,那些占了尽大多数的羌人并不介意换汉人来统治。第三就是伏连大可汗在我的暗助下,重新取得了对吐谷浑各部的远控与把持。固然人在雪山党项羌那里,却可以实际上影响和把持各部,所以与刘权也算是相安无事。没有主动挑起叛乱,甚至还帮着刘权压服那些不听话的部落。所以那里现在还算稳固。”
“但辽东这里的情况完整不一样,首先那个渊太祚打逝世了麦铁杖,全歼了隋军的先头部队,这仇结得深了,不太可能投降。也不太可能象伏连大可汗那样逃跑。”
“二来辽东各城应当都是坚壁清野,吐谷浑打仗。固然杀了不少人,但牛羊基础上没什么丧失。可高句丽这样的城市一个个打过往。无论攻下来与否,粮食都成大问题,而且攻城的丧失大,隋军又是以斩首计数,杀良冒功,屠灭百姓,那几乎是必定的事.”
“所以最后是全部高句丽辽东的人要起来造反,复仇,然后隋军就是要一**地弹压,人越杀越多,仇越结越大。没个二三十年,根本别想平定,隋军在这里假如长驻个一二十万人,军粮补给都要依附后方,那效果不比直接在辽东无功而返要强得多了?”
魏征长舒一口吻,说道:“听主公这一席话,我也就放心了,这么说,主公是要帮着杨广,一路打下辽东城吗?”
王世充点了点头:“有这个打算,不过估计很难,这回隋军各将,都人心不齐,你看这次渡辽河就是,都想着友军受丧失,逝众人,而自己能坐收渔利,唉,高颖和杨素逝世后,军中缺乏一个镇得住的大帅,宇文述其人固然有将略,但心胸狭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隋末阴雄 最新章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战地论兵,网址:https://wap.at55.net/15/15280/1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