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结构补强(1/2)
但说实话,杨辉说的话是正儿八经的很有道理,只不过忠言逆耳,这就要看作为总师的王长庆能不能听进往了,毕竟这可是王总师第一个大型项目,要是真的迟迟做不出精彩的成绩,或许他本人也会无地自容。
而且杨辉也能够看得出王长庆心里面还很是纠结的,或者说是在各种挣扎着,他心里面对于杨辉刚才所说的一番话确定也有过各种衡量,要说没有想法确定是不可能,但终极还是要必须承认现在的重要任务确实是完成苏27的国产化,部队提出的苏-27也只是一个中长期指标而已。
这时候的问题就很为难了,需要作为总设计师的王长庆来做一番艰巨地取舍,是到了衡量一位总设计师能力程度的要害时刻了,要是决定正确自然就是求名求利,若是失败的话,那不过也是功败垂成罢了。
也是经过了一番艰巨地心理决定之后,这才有了初步的一些想法:“就是说我们的歼11要速度,那么我倒是感到三翼面气动、矢量推力之类的可以选择先暂时放弃,这两种技巧不管是我们共和国,亦或是毛子他们自己,恐怕大家也都还没有搞明确,所以风险是有些太大。至于其它的,我倒是感到都可以先试一试再说,我们国内的技巧程度还是比较堪用。”
对于这比较堪用的说法,确定也是经过了一些评估的,至少雷达、玻璃化的座舱和航电、甚至三轴四余度的飞控硬件都是可以做到,这些是国内经过中航西南多年努力造就出来的配套供给商,能力还是挺不错。
而且以上这三点技巧也确实对歼11的战斗力进步非常大,是属于那种投资小、见效快的改良措施,就算让中航西南的总工程师来做选择,大概也会做出同样的取舍,因此杨辉要给出确定的答复。
“很有道理,确实这三翼面的设计没有太大的必要,至于发动机的话,我看直接就应用之前苏27应用的-31发动机也没问题,全权限数字式把持倒是还没有太大的必要,那东西一个搞不好就是重大的设计缺点,还是让毛子自己往当那个小白鼠吧。”
对于歼11的发动机,这在杨辉看来是完整没有什么必要的,反正又不打算真的上火飞推一体化设计了,给发动机把持系统整那么高大上干什么,只要立足基础的应用需要就够用了。
至于31发动机的推力是不是够用,这倒是不需要太过于担心,这次新的雷达换装之后,相对于老式的1吨重苏27原装雷达,至少可以减下来400公斤的重量,到时候的襟翼相控阵雷达或许会把这400公斤重量的减重占用了。
但是能够给歼11减重的也尽对不可能仅仅只是雷达而已,至少杨辉信任换装了新的航电系统之后,全部航电对苏27的减重可以有很大的改观,然后就以减下来的重量直接拿来加强机体结构,必定要像上一位面共和国进口的苏30所请求的那样,至少软骨病你不能再持续带着。
至于说这样改良出来的歼11机体重量确定还是和早期的苏27是一个样子,甚至还会有一些超出也有可能,对战斗机的机动性能增长不会太大,这样的一款歼11战斗机又能够有多大的机动性提升,空军又是不是愿意吸收这样的战机?
实在这个就很好办了,首先必需要知道的一点问题,战斗机的机动性指标不仅仅是涉及到整机推重比,你同样的整机推重比之下,就同样的机动性请求而言,安全飞行包线领域同样也是战机机动性指标的一大重点要素。
-14之所以牛逼,并不是由于它的机动性有多好,而是由于它的高机动下安全飞行包线领域足够大,不管你的亚音速、跨音速、超音速,还是低中高三种空域高度,人家都能够表现出不俗的机动性。
或许你大黄蜂的低空亚音速性能优良,但是-14也尽对不会弱太多,而到了中高空之后的时候,人家-14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熬鹰航空业 最新章节第八百八十四章:结构补强,网址:https://wap.at55.net/14/14180/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