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同门情重】(1/2)

<>道衍仍旧懒洋洋地坐在吟风楼,一边喝茶一边看着窗外的夜色发着愣。朱棣原以为他匆匆赶来必定是出了什么事儿,如今看着他悠闲的模样儿倒不像,不禁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信步便踱了进去:“本王原想着大师傅必定要在太庙耽搁几天的,不料大师行动竟如此神速,行李都收拾好了么?本王这就给你安排住处”,说着朱棣就要招呼在吟风楼下守候的郑和。

道衍却摆手止住了:“殿下,贫僧恐怕今夜不能宿在燕王府了。”

朱棣来到道衍跟前坐了下去,听他如此说不禁吃了一惊:“哦?莫非......莫非有什么变故?大师不宿在燕王府,又要去何处?”

道衍沉着脸,眼中闪着诡异的精光,冷冷道:“贫僧今夜就离京,今夜就要去北平。请殿下为贫僧安排一下!”

朱棣越发诧异,觑着道衍许久,见他不似说笑,方讷讷道:“你.......大师为何如此行急?你不等着随本王同行么?”

道衍摇了摇头:“不,迁延日久,恐怕生变。朝中局势微妙,北平才是用武之地,还是早些逃脱为好。这一次皇上会有这个旨意,实在来得有些突兀。哼哼,若是贫僧所料不错,怕是出自贫僧的师兄宗泐的手笔啊。”

“宗泐大师?”朱棣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宗泐是个醉心佛法之人,历来不理俗世间的事,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机来成全自己呢?他又怎么会愿意搅和到皇子间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争斗中来呢?这.......太不像宗泐的行事作风了。

道衍举起茶壶为朱棣冲了一杯热茶,方十分惬意地坐定了,冷笑着说:“殿下是不知我那个师兄啊。哼哼,他的聪慧和智谋决不在贫僧之下,他是有大智慧的人啊。只是醉心佛法,可惜了人才。否则,以他的才智,只怕古之张良、萧何也不外如此啊。当年贫僧师傅还在世时便说了,同门中以师兄宗泐的才智最佳、心念最纯、佛性最强,放在天下恐怕都无出其右者,光耀门楣的事,终会落在他的身上。如今看来,师傅当年的断语真是没有丝毫错谬之处,哼哼,如今他不就成了天下第一高僧了么?”

“宗泐大师佛法精湛,世人皆知,否则父皇也不会让他做僧录司左善世。只是本王却有些疑惑,他为何会为本王设谋呢?本王与他虽然有些投缘,却并无私交。况且,他又如何知晓本王的心意,便是要你随行北平呢?”

道衍沉吟了许久,轻轻叹了口气:“贫僧这位师兄,天分太高,对朝局想来也是洞若观火的。至于贫僧与殿下的私交,只怕也是看在眼里的。他曾劝过贫僧笃信佛法即好,不可搅入朝局,更不可与皇子走得太近。嘿嘿”,道衍若有若无地笑了笑:“贫僧嘴上答应,他也无话可说。直到近年年初,贫僧与他同游丹徒的北固山,贫僧一时兴起,曾赋诗一首,以缅怀古贤。想来,他便是那时候认定贫僧沾染红尘,不会回头了。”

朱棣听他说起自己沾染红尘并不以为耻,心下觉得诧异,又觉得有些好笑,抬眼看时,道衍眸子悠然闪着精光,似悲怆、似忧郁、又似有几分不桀和欢喜,说不出是个什么神情,便问:“哦?不知大师所赋诗词是何?何妨念来听听,也让本王见见大师文采!”

道衍一队三角眼难得地露出沉郁,慢慢地起身在房内踱了几步,来到窗口,望着夜色吟了起来——“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朱棣一边听一边慢慢咀嚼品味,至此也是起身赞道:“好,好啊,好一句‘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便是最后一句‘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虽然有些暮气,却也是英雄心胸啊。嗯,这样的诗,非英雄不能吟出。难怪宗泐大师听了这首诗,便料定了你尘缘未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燕王朱棣 最新章节第三十二章 【同门情重】,网址:https://wap.at55.net/13/13467/181.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