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爷孙情深】(1/2)

<>朱元璋带着李文忠和沐英悄悄踱进了坤宁宫,见年仅五岁的皇长孙朱允炆挨着朱标跪在上首,一张稚嫩的脸上满是倦容,眼皮一张一合,显然是困极了的人了。朱元璋又是心疼又觉得好笑,便踱了过去,一把抱了起来,搂在怀里。

朱允炆自幼即受祖父朱元璋的疼爱,因而爷孙俩十分的亲昵,眼见是朱元璋,一把便扑入怀里,娇滴滴地喊了声:“皇爷爷——”,众人这才发现是皇上来了,一窝蜂地都磕下头去,齐呼万岁。

朱元璋抱着朱允炆,难得露出笑意,闲适地踱到朱棣跟前:“老四回来了?!朕原想着你怎么也还得再过个十天才能才回来,不想你今日就到了。怎样?北平还好吧?路上还顺利?王妃和朕的皇孙呢?怎么不见他们进来?”

朱棣听朱元璋这连珠炮似的问话也是一愣,稍稍定了定心神,稳稳回道:“儿臣在北平得了消息急于回京,骑马要快一些,便先行走陆路回来了。王妃和长子朱高炽走水路稳当些,所以可能要缓几天才能到。二儿子朱高煦年纪太小些,长途跋涉多有不便,便将他留在了北平。路上都还顺利,北平有魏国公在那儿驻守,也都还好!”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点了点头:“嗯,国家逢此变故,四方都该谨慎些。魏国公徐达几次三番请旨奔丧,朕都没有同意,就是担心元兵会趁乱生事。北边没有他坐镇,只怕前番几场胜仗打下来的地盘又给他们夺了回去。一城一池的得失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不能让他们回复元气,不能重拾信心,只有将他们打怕了,北边以后才可以太平!”

听朱元璋教训,朱棣忙磕头称是,多余的话一句也不多说。

朱元璋见他刚刚在北边立功,却没有半点骄横神色,心下也很满意,便含笑点了点头:“嗯,你在北边出奇兵灭了纳哈怵,又带着手下人横穿北元的腹地,这些事朕都知晓了,很好!有你驻守北平,我大明北境无虞了。你日夜兼程赶回来,肯定是乏了吧?若是守灵累了可以去歇息歇息再来,拿头撞梓棺的事却不可以再做了,这会伤了自己,也是对皇后不敬。试想想,方才若不是太子将你拦住,还不定要出什么事儿呢?”

朱棣心里揣摩着这些话,似夸赞,又似在说自己的不是,实在搅闹不清里头是否还有什么意思,只得重重地磕下头去:“是,儿臣省得了!”

“嗯”,朱元璋也自无话,默默地来到马皇后的梓棺前呆了半响,方又讷讷地踱了出去,却将长孙朱允炆给带走了。想来是皇上不愿让朱允炆在此守灵受罪,带去歇息去了。朱标心下高兴得了不得。众人也都瞧得出来,这爷孙二人感情至深,皇帝的宝座肯定是要传给这位长孙的,可要传给朱允炆,那太子朱标继位是定必的了。外头那些皇帝想换太子的传闻,只怕多是道听途说了!

朱棣不禁也是失落,敢情自己做的那许多事儿都是白塔了?看来真是天意不可违,人力还是不能胜天。朱棣愣愣跪在灵堂想心事,不知不觉已到了亥时。秦、晋二王以及吴王朱橚都是坐不住的性子,早没了踪影,也不知偷偷藏到哪里躲懒去了。

木鱼声此时也戛然而止,原来僧録司的和尚们也要去用膳歇息片刻,法事要到子正时分方才重新开始。僧侣们整了整袍服迤逦着便要退了出去。僧録司左善世宗泐和尚与朱棣熟识,路过朱棣身旁时不禁合手一揖:“燕王殿下,经年不见,可还安好。法事要到子正时分方才开始,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您也去歇息歇息吧!”说着便径自去了,朱棣抬眼看去时却与一名胖大和尚双木一对,火光一闪而逝。

“阿弥陀佛——”,那人不是别人,正是道衍和尚,朝朱棣微微一笑,点头而去。

朱棣一愣,也自起身,朝马皇后的梓棺拜了拜,恭敬地退了出去。守在门口的太监庆童见状忙迎了上来:“燕王殿下,可是要去用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燕王朱棣 最新章节第二十六章 【爷孙情深】,网址:https://wap.at55.net/13/13467/175.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