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84 千里马来投(1/2)
邓铮记得很明确,前世记忆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尤其是进进九十年代后,金庸先生几乎是独领的。
不仅作品一重版行,相干专业评论在北大几位教授力撑和“金学研究”的名目下,陆续出笼。
甚至在很多大学中,学生纷纷成立“金学研究社”,更有研究生直接以金庸小说为硕士论文题材。
此外,影响力最巨的电影、电视流传媒体,也推波助澜,争先恐后地改编金庸作品。
这一点,就金庸先生而言,确定是实至名回的。
不仅他的作品的质量足以阐明,就是围绕在金庸先生作品四周所架构出来的金学“系统”之宏伟,也可见一斑。
金庸先生的备受注视,就武侠小说的定位而言,无疑为它步上文学的殿堂筑下深厚的基础,从此,武侠小说大可昂首阔步,矗立于文学天地之间了。
但是,挟着一片看风披靡架势而在侠坛创立霸业的金庸先生,在“天下回心”之下,也往往被后来的无数评论家和重磅粉丝过火夸张了他的影响力,甚至衍生出“先有香港的金庸武侠,才有其他武侠小说”的曲解。
导致后来读者涌现严重的“排他现象”,非金庸不读,非金庸不说武侠,不但违背了武侠小说发展的事实,更疏忽了与之同时代上百位武侠名家**自足的努力成果,也为后代武侠大没落写下了注脚……
实际上,这个“其他”假如仅指中国大陆武侠倒还说得过往。
改革开放前,由于金庸先生所创《明报》“北看神州”版块存在严重政治偏向问题,他的小说在内地是*中的*。
所以老先生1972年封笔,但一直到1981年。南巡伟人在北京国民大会堂亲身接见,并称“欢迎查先生回来看看。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你的小说我读过,我这是第三次‘重出江湖’啊!你书中的主角大多是历经磨难才终成大事。这是人生的规律。”
随后,金庸武侠小说才在内地“开禁”。并很快成为畅销书。
需要注意的是,“开禁”是十几家出版社的“自觉行动”,既没有官方的“解禁令”,也没得到金庸先生本人的授权。
因此,全部80年代,除了一家出版社的《书剑恩仇录》外,其余让一代青少年在租书摊前如痴如醉、欲仙欲逝世的近百种金庸武侠小说,皆为盗版!!!
一直到1994年正式出版的三联版《金庸作品集》。才是内地第一套正版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但是尽不能说“先有香港的金庸武侠,才有台湾武侠小说”。
事实上,四九年前后,大陆文人纷纷流亡于港、台二地,其间不少深受民初武侠小说影响的作家,藉笔耕糊口,开端以武侠小说创造个人写作的生活。
台湾的武侠小说,实在是与香港同步成长的,甚至严格说起来,比香港还来得早。
在1954年梁羽生先生开“新派武侠”之先河。创写《龙虎斗京华》之前,台湾那边,夏风在1950年已经连载了54期的《人头祭大侠》。孙玉在1953表了《风雷雌雄剑》,太瘦生在1954开端连载《独眼鬼见愁》……
这些作品,固然无法摆脱民初武侠小说的影响,仍属于旧派的领域,但毫无疑问地,却为台湾的武侠小说缔造了一个新的契机。
金庸先生的“新派”武侠小说,对台湾的武侠小说界的确产生相当大的刺激与影响。
但是,同样由于政治性因素的掣肘,它传进台湾。远比一般人臆想中的要晚,一直到1970年后才“改头换面”地静静流传。
比如:《侠客行》改成古龙所著。名为《飘泊好汉传》;《笑傲江湖》改成司马翎所著,名为《一剑光冷十四州》等等。总之。不能“正名”。
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之父 最新章节章184 千里马来投,网址:https://wap.at55.net/13/1322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