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于公于私,大有好处(2/2)
宫,直接接触产业化的成果和象征——一支基础近代化了的部队和全世界最先进、最宏大的铁甲舰,慈禧的眼界会大大扩大,观念会朝着关卓凡盼看的方向转变、靠拢,在接下来的改革和建设中,会给予他更多、更坚定的支撑。
副作用当然也是有的,还会很明显:御姐本来就聪慧,眼界愈宽,见识愈广,就愈不易影响和把持。
食得咸鱼抵得渴,关卓凡愿意吸收这个寻衅。再说,他也筹备了针对这个问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最高统治者要“走出来”,但“走出来”的模式要彻底转变。
以前中国天子出巡的模式,基础就是这个老大帝国的一个缩影:宏大,臃肿,步履蹒跚;无数资源糟践在夸耀性消费上面,而不产生任何本质性的收益。
这种“面子工程”,在农业社会结构稳固的时代,还有威慑和麻醉被统治者的作用;在农业社会向产业社会过渡的大变局中,还这么搞,就只有扰民和让国家财政失血的作用了。
产业社会也有自己的“面子工程”,不过可不是这么玩的。
国家元首出巡的模式,必须变为:轻车简从,进步效率,讲究实效。这个,也自“太后阅兵”始。
这就是为什么关卓凡要将“太后阅兵”的一切仪仗、关防,全部拿到轩军手上——并不仅仅是为了堵言官们的嘴巴。
还有,产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变成产业生产的劳动力。为此,应当提倡和勉励女人参与社会乃至政治事务。太后是女人,固然这个女人的身份太特别了,和“妇女解放”未必能够直接扯的上关系。但太后走出深宫,亲临军前,对打破男女之防,总是一个有益的开端。
可是,太后的手,会如某些人担心的那样,就此伸进部队里面吗?
怎么可能呢?士兵对太后个人的好感确实会增长,但阅一次兵就想对部队产生直接影响,那是天方夜谭。太后阅兵,不能说一点副作用没有,但还是那句话,食得咸鱼抵得渴,毕竟,其正面作用是远远大过负面作用的。
何况,前面说过了,关卓凡有“一揽子解决方案”呢。
以上算“于公”;而“于私”,也大有利益。
太后阅兵,阅的是轩军;一切仪仗、关防,亦由轩军总责,则轩军的地位因而更进一步。在帝国的军事气力中,轩军本来就一骑尽尘,现在更上层楼,这就为接下来以轩军为主干建立国防军,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旅游加阅兵,大投圣母皇太后之所好。这个,作为她的男人,既然可以公私兼顾,让自己的女人兴奋兴奋,也是应份的吧。而且,圣母皇太后不是普通的女人,她兴奋了,是会给予更加丰富的回报滴。
至于这一路上,关防、仪仗全在自己控制之中,和圣母皇太后“联络情绪”,乃至高低其手,比京城方便得太多,就更不在话下了。
*(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乱清 最新章节第十章 于公于私,大有好处,网址:https://wap.at55.net/13/13149/60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