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四零章 我只想仰天长啸(1/3)

随舰而来的英国人,乃是一个宏大的团队,总数超过一千一百人,这大概是有史以来,英国向国外派出的最大的一个“代表团”了。

关卓凡派往英国的“海军留学生”,只有一百五十人左右,但仅“翁贝托国王号”一舰,满员就要七百零五人。“杜里奥号”满员的人数稍少一些,也超过五百人。就是说,单靠海军留学生的一百五十人,开都开不回来,更别说施展战斗力了。

关卓凡在发给丁汝昌的电报里边,请求他“招用一切必要职员”——那个时候,关卓凡还不晓得两艘巨舰的满员数额。招用超过一千名“必要职员”?这简直是丁总兵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后,在英国政府的“大力襄助”下,这个任务终于美满达成。

这件事情,英国政府真的是格外器重:派往中国的“海军顾问”,尽大多数,都是现役,军衔最高的竟然是将官。

这远远超出了关卓凡的请求和估计。

现役和退役的水准是不比如的。军人的水准和他的军衔成正比,而退役的军人中,是很难找到高阶军衔人士的。原因很简略:退役的高阶军官,年纪都大了。含饴弄孙,安享晚年,是他们的广泛生活状态,像安德森那样,远洋万里,异国他乡开发“第二春”,实在是很少见的。

现役军官为外**队服务,先不说荣誉感、成绩感这些东西,单是一个服役年限问题就很难解决。一般情况下,现役军官为外国服务,例牌“留职停薪”,则其在本军中的年资自然停计。这样一来,该军官回国后的升迁必定大受影响,高阶军官自然也就不愿意往国为外**队服务。

低阶军官和士兵,是可能因外军的高薪。放弃在本军中的年资甚至退涌现役的;但高级军官,基础没有这个可能性。

为此,海军大臣专门向国会提交了一份议案,经过激烈争辩,国会通过特别法案:派往中国的现役军人,在中国的服务时段,计进其在皇家海军的海上服役年资。

这就不仅是“器重”了。而是已经隐然上升到和美国人“抢生意”,建立英、中同盟的高度了。

唉,搞得俺都有点不好意思以后和你们翻脸了。

英国人办事确实严谨,认认真真地和中国签订了相干的合同,其中有一条款着实有意思:英人在华服务期间,若英、中两国产生战斗。中国应容许英籍服务人士暂停履行合同,待战斗结束始行恢复;英国政府承诺,英、中战斗期间,不派该人士任何可能伤害中国利益之差事。

好吧,俺签。不过,俺估计是不会产生介么为难的情况滴:真到了学生打老师那一天,必是学生已经“出师”。则合同期应当已经结束了。

英**人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四位——姓名已经过适当的“中国化”:

乔百伦,原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副司令,军衔少将,出任中国海军“总教习”。

海曼奇,原皇家海军学院副院长,军衔准将,出任中国福州海军学堂“总办”。

阐明一下:这个皇家海军学院。设在德文郡的达特茅斯,通称“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不是原时空刘步瞻、林曾泰他们上的那个“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那个设在伦敦,要六年后,即1871年才正式创办。

柯烈福,原皇家海军朴茨茅斯基地副司令。军衔准将,出任中国海军基地“总监”,包含旅顺基地和威海基地。

狄克多,原皇家海军陆战队舰队分遣队副司令。军衔上校,出任中国海军“助理总教习”。

还有两位熟人——大爱德华和小爱德华。大爱德华“管带‘翁贝托国王号’”,小爱德华“管带‘杜里奥号’”。

正常情况下,以“翁贝托国王号”的级别,舰长得是一位上校;以“杜里奥号”的级别,舰长得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乱清 最新章节第一四零章 我只想仰天长啸,网址:https://wap.at55.net/13/13149/543.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