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少年强,中国强(2/3)

了两遍。

原时空的唐山市就起源于此了。

唐山就是从“乔头屯”这么一个小小的荒野村,依附资源产业和机械产业,短短数十年间,发展成河北第一大市。

近现代产业化的奇迹。

原时空里,中国的第一个煤矿,开平煤矿;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都在这里出身。

不过,原时空里,开平煤矿的勘察,是1876年;开平矿务局的设立,是1878年。

本时空,历史的车轮要提早向前转动了。

容闳兴奋地说道:“贝子爷,您那位美国矿师朋友的眼力好极了!就是嘛,以中国的地大物博,怎么可能没有优质的煤矿?”

“地大物博”?好熟悉的词汇啊。

容闳持续说道:“马里斯说,以开平煤矿的自然禀赋,随时可以钻探开采!贝子爷,咱们什么时候动手啊?”

关卓凡看着他热切的眼力,微微一笑,说道:“我这一次返京,就会奏明两宫,过了年,咱们就着手筹备。”

容闳轻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叫了声“好”,然后压抑不住兴奋地说道:“贝子爷,咱们既然开挖煤矿,随着就得起自己的铁路了吧?”

为了外运煤炭,煤矿必和铁路相连,容闳所以由此一问。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是的,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容闳连连搓手,脸上已经红了:“太好了!中国的第一座煤矿,第一条铁路!”

关卓凡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纯甫,你只说对了一半。开平会有中国的第一座煤矿,铁路却未必是中国的第一条。”

容闳的头脑里飞快地转着动机,说道:“贝子爷,您的意思是……”

关卓凡说道:“这个开平煤矿,请旨允准创办之后,接下来要招商募股,引进人才机器设备,然后开机钻探,凿井建矿,一直到正式出煤,总要二、三年的时间,不是一挥而就的事情。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未必要等到那个时候?”

就是说,马上就要大起铁路了!

容闳握起拳头,轻轻捶打着自己的大腿,满脸放光,竟是难以自持的样子容貌。

像容闳这个样子,在当时的官场里,就算“失礼”了。关卓凡看着这个三十多岁的成年男人,像一个孝子即将获得自己心仪已久的玩具一样地兴奋,不由心坎大为感叹。

这个时代的中国,固然有无数昏庸冬烘守旧人士,可也有不少像容闳这种新刃初发于硎石之上的“少年”!

少年强,中国强。

容闳忽然想到了什么,面色微现沮丧。他迟疑了一下,说道:“贝子爷,我是中外招商局的董事,上海的事情只会愈来愈多,我怕……”

怕分身乏术。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纯甫,你虑得有道理。开平煤矿那边,你需要一个助手。”他沉吟了片刻,说道:“有一位唐廷枢,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容闳眼睛一亮,说道:“唐景星?我晓得的,他在怡和洋行做事情,我在宝顺洋行的时候,和他还打过交道。”他反响极快,说道:“贝子爷,你好眼力,这位唐景星,确实是一个精彩的人才!”

唐廷枢,号景星,广东珠海人。

唐廷枢少年的时候,在香港的马礼逊教会学堂念书,因此英语极佳,他甚至还用英语写过一本叫做《英语集全》的书。

毕业后,唐廷枢从拍卖行的低级职员做起,不久就离开拍卖行,开端了他长达十年之久的“翻译生活”——先在香港政府里做了七年翻译;之后来到上海,又在上海关做了三年翻译。

1861年开端,唐廷枢进进怡和洋行;现在,已经做到了“买办”。在上海滩,唐景星也算是一个小著名气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乱清 最新章节第四十二章 少年强,中国强,网址:https://wap.at55.net/13/13149/442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