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六章 疑云升起(1/3)

夜深人静之时,想起逐日视朝、臣下唯唯的情况,慈禧就禁不住怦然心动,坐卧难宁,最后,连手掌心都发热了。

心动过后,便是心慌,一颗心空落落的,无处安置,那种四边不靠的感到,着实叫人难耐。

假如仅仅是不能处理政务也就罢了,问题是连一点儿政务的信儿也收不到——假如北京向她常川通报,就算相干政务并不由她亲身处分,她至少可以“看梅止渴”,条分缕析,沉思熟虑,然后做出自己的“裁断”,和北京那边儿的实际处分,彼此印证,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意淫”一番,也是好的呀。

如同口干舌燥,却无甘霖以解渴,非但如此,更有被蒙住了眼睛、堵住了耳朵、甚至塞上了嘴巴的感到,连呼吸都不大顺畅了,心里头,自然就慌得愈甚了。

怎么办呢?

之前,自己已经默认了关卓凡的“太后实在不宜再为别的事情烦心”的歪理了,也默许了他不向自己通报政务的行动,现在若出尔反尔,打倒昨日之我,要他重新向自己通报政务,颇有些……张不开口呀。

而且,就算关卓凡受逼不过,遵旨向自己通报政务,只怕也是按他自个儿说的,说一句,躲一句,“报喜不报忧”。如是,亦不能算如己之意,不仅实在没有什么大意思,甚至可能由于只获得了片面的信息,而做出毛病的“裁断”。

还有,自己若真这么逼迫关卓凡,会不会叫他感到,自己对他的“忠荩”,似乎有些……信不过似的?

那……就不大好了。

彼时,慈禧对于关卓凡的“忠荩”,还没有生出任何的猜忌。

那么,何以解忧?

嗯,唯有关君了。

这个时候的慈禧,比任何时候都渴看见到关卓凡。

人在寂寞空虚的时候,本能的要往寻找填充寂寞空虚的物事,此时此刻,关卓凡比世上任何其他的物事——包含楠本稻的“西学”,都更能填充圣母皇太后的寂寞空虚。

相会的渴求一旦生了出来,就像政治和权利的“瘾头”发作了一般,再也无可克制。

慈禧出京的时候,意气高昂,颇有“天津大冒险”的兴奋和憧憬,那个时候,她尽对没有想到,数月之后,自己思念那个“杀千刀的”,竟会到了寝食不安、夜不成寐的地步——简直是,嗯,“相思成灾”!

这已经不算一种正常的思念了——假如慈禧不是身怀六甲,不致于此;假如慈禧不是被隔尽于政治和权利之外,线人闭塞,亦不致于此。

事实上,慈禧对关卓凡的思念,和她的政治和权利的“瘾头”的发作,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此时此地,关卓凡是慈禧的“瘾头”的唯一的解药。

慈禧在信中,明确的提出了要关卓凡“尽快来天津一会”。

电报发出后,慈禧认为,关卓凡一接到信儿,略作安排,就会赶往天津的,曲曲手指头,顶多过个三、五天,就能见到那个朝思暮想的“杀千刀的”啦!

孰知,过了三、五天,见到的,不是关卓凡的人,而是关卓凡的信。

关卓凡在信中说,近日公务繁忙,实在是抽不出空儿,待一切安排妥当了,自然快马加鞭,一路飞奔,投进圣母皇太后的怀抱。

呃……好吧,轩亲王的原话,并没有“投进圣母皇太后的怀抱”这一句,不过,嘿嘿,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了。

慈禧看了,大大一愣。

文字固然甜蜜缠绵,但是——

他是真忙到脱不开身呢?还是有什么……别的意思呢?

玉儿和李莲英两个,都在一边儿替慈禧开解。

玉儿说道:“主子想的太多了!轩王爷忙起来什么情况,别人不晓得,主子还不晓得?那是连轴儿转!一时半会儿,抽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乱清 最新章节第十六章 疑云升起,网址:https://wap.at55.net/13/13149/1274.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