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临走前也要礼物 (2)(1/2)
石室藏书中有一部分为契约,我称之为敦煌契约。网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于196o年编成《敦煌资料》第一辑,由中华书局出版。其中就有这部分契约,共12o余件,分为买卖、典租、雇佣、借贷和其他契约、文书五个部分。买卖契约有田地、宅舍,车牛,奴婢等契约。在这批契约中,有书年号的。有用干支纪年的。敦煌地区在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曾为吐蕃所占,至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又归于唐朝。敦煌契约中用干支纪年的部分,大约是吐蕃占领时期的遗物。最早的一件有年号的契约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僧光镜赊买车钏契》[3]最晚的一件为《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韩愿定卖妮子契》。敦煌契约中还有部分契约式样,即所谓“书仪”,是为人们书写契约提供格式的。其中有“分家文书”、“放良文书”、“放妻文书”、“遗嘱”等式样。
徽州治今安徽歙县。隋唐时,已为一方重镇,名歙州。北宋改称徽州,元代升为徽州路,社会经济较展,经商者很多。至明清时,出现了不少商人地主。解放初期,这一地区有许多旧契约流向社会,最多的一批有一万余件,其中南宋和元代的也相当多。由于当时的人对此种文物不甚重视,没有及时收购,致使此批契约长期在社会上辗转流传,可能后来流入北京,分藏于北京图书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处,徽州契约中的宋元契约大约尚有1oo件左右。现在屈指可数的约6o来件。其他均为明清和民国契约。南宋和元代契约原件在他处尚无现,所以徽州的宋元契约就成为契约中的珍品。
徽州最早的一件契约为《南宋嘉定科的高等院校图书馆等,或多或少都有。收有千件以上契约的单位不在少数,有数十件,数百件的很多。近1o年来,各县档案馆(局)、博物馆、文物管理所等,对残存于民间的契约原件也注意收集。所收契约,明代中期以前的很少,清代前中期的也不多,道光以后至民国时期的最多。这些契约有用白纸写的,有盖官印的红契,也有无官印的白契。还有部分官印契约,有的粘连契尾。
明清时期的契约数量巨大,其内容所反映的问题也很多。除一般财产关系,家庭关系外,明代官印契约、契尾上讲到用契税支援辽饷,练饷,剿饷问题,清代北京地区的契约上反映出清朝后期满洲贵族卖地卖房给汉族商人的事,清代绥远(今内蒙古********)、包头等地的契约上反映出很多蒙古人出卖或出租房地产给汉族商人的事。江南不少地区的卖地契约中有杜卖、有活卖、有卖田骨、有卖田皮,有找价绝卖等,反映了一田二主,一田三主等复杂的土地关系。一些口岸地区的契约,反映出外国教会、外国商人恃强占田占房屋的情况。还有一些契约反映出在农村中买卖人口的情况很严重。
宋元时期,今宁夏、甘肃、新疆等地的西夏人,畏兀儿人和吐蕃人留下了一些契约。有用汉文写的,亦有用民族文字写的。有用中原王朝的年号纪年的:有用民族政权的年号纪年的,如西夏人用“天庆”年号;吐蕃人则用生属纪年。有买卖田园,房屋、牲畜契约,也有典当契约。我国前辈学者如黄文弼。冯家异诸先生,生前做了不少这一方面的工作。
李强说完继续笑着说道:“在青铜器中,只有西周的青铜器上有契约资料,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没有这种资料。
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许买卖。《诗·小雅·北山》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记·王制》曰;“田里不鬻。”这些记载都证明了上述情况是事实。土地既为国家所有,不许买卖,就是尚未变为商品,因之也就没有土地买卖契约。其他动产多已成为商品,重要商品在买卖时,已使用契约,而且有专任官吏“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代奇人续 最新章节第492章 临走前也要礼物 (2),网址:https://wap.at55.net/128/128828/492.html
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
斗罗之我的武魂通万界
皇妃日记
女冠为妃
假面骑士在斗罗:开局表白阿银
腹黑召唤师:第一倾城邪帝
谋略南陈
首富从卖电脑主板开始
通天神捕
最强高手在都市-散心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