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二十三、静极思动(五)(1/2)

showad03();

每逢岁首举办“大朝会”,是始于西周的一种礼节规格最高的朝仪,秦汉直至明清,历代承袭不衰。“大朝会”即百官朝见天子。明代“大朝会”则由锦衣卫摆设卤簿仪仗,教坊司摆设大乐,礼节司摆设诸国文书、贺表、贡物,还设纠仪御史纠察百官,监督那些站久了爱打瞌睡或交头接耳聊私的。待时辰一到,天子升座,鼓乐齐叫,百官跪拜致贺,行礼如仪。礼毕则群呼万岁、万万岁。清代的“大朝会”在气势宏伟的太和殿举办,其仪制大体仿自明代。

不过这个大朝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而应当算是叫大起,除了军机处之外,还有宗室亲王内阁大学士还有六部九卿,不,如今已经远远不止六部了,有了交通部和教导部,加上理教院和理藩院两院尚书,还有都察院左右御史,另外加詹事府科道给事中等低级官员,南书房侍读等,这些官员固然低级,可有权昂首挺胸进养心殿发表自己的政见,昔日宋太安御前发声,一时间让太后下不来台,日后军机处筹备禁止这些低级官员参与叫大起,或者只是观政,不许发话,但是被太后拒尽了,她潜意识里还是不愿堵塞言路的。翁同龢是汉礼部侍郎,自然是能叫大起的。

“朝中君子,都回于老大人和李相之下,”李慈铭笑道,“军机处既然是暧昧不明,那就该是咱们发声的时候儿了。”

“莼客的意思,咱们应当要同意宣战?”

“不然还能和皇上背道而驰吗?帝师地位尊贵,可若要和皇上亲近,这就不仅仅靠师傅的威严了,老大人熟读史书,单单就说本朝。这例子就不胜枚举了,朱圭之嘉庆朝,杜受田之与先帝。这不仅仅靠的是师徒之情了,不然就看张廷玉。作为高庙之师傅,怎么还被训斥,罢了相位,还请出了贤良祠?”李慈铭笑着说道,“老大人这底细都是知道的,何须学生再饶舌?学生就不说了。”

“你说的在理,”翁同龢眼中露出莫名的光荣,点点头。“就依莼客的。”

“皇上是要宣战的,这毫无疑问,不管是不是明面上,”曾国藩招招手,让家仆下往,他也接到了叫大起的消息,“说起来,我心里头也存着一个妄想,若是此生能有一次指挥者部队和洋人对战,也不白费我这戎马一生了!”天才萌宝失忆爹地

曾国藩喟然叹道。“只是我也知道,嘿嘿,这辈子大约是不能领兵了——仲华。山河代有人才出,老夫已经老了,接下来就是看你们的了。”

“恭亲王等人沉稳,必定是拗不过皇上的。你也不用上折子了,安心操练士兵吧。”

“中堂大人,”荣禄并非是武云迪那种纯粹的军人,他也有些忧虑,“中枢意见不统,外出征战尽非简略。”

“这不用担心。”曾国藩捻须笑道,“本朝从未有政争影响对外之事者。对着洋人,无论是谁。戮力同心,这句话是尽不会错的。”

“叫大起?”太后看着天子,“北边的战事不顺,你想做什么?想做大动作了?”

“是,”天子十分沉稳,似乎这样的对外战斗能让人一下子就成熟了起来,“儿子想着,总不能这样持续下往。”、

“之前的事儿,别的都是极好,只是有一样,我感到不妥当,”太后说道,“一直没有和俄罗斯人宣战,我感到不好,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自然大家也就疑虑,朝廷到底要和俄罗斯人进行到什么地步,西边的还好,有左宗棠盯着,他忍了好几年,一直想要在俄罗斯人那里出口恶气,可北边的就不行了,大约是由于这个缘故吧,他们存着疑虑,不知道中枢的明确意思,自然是如同没头苍蝇一样了。”

不宣战有不宣战的利益,这样可以机动机动,万一将来有什么不妥当的时候,可以及时掉头,只是如今这样不宣战的样子,让处所出面,大约是不利于战事的,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我是慈禧 最新章节二十三、静极思动(五),网址:https://wap.at55.net/12/12936/960.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