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二十六、同治元年 上(1/2)

陈玉成被江忠源以诱敌之计在滁州擒获,为咸丰十一年的结束画上了一个完善的句号,远在京中的母后皇太后得闻奏报,大喜过看,连忙召集军机在东热阁商议。

“江忠源办的好差事!”慈禧太后透着屏风也能听得出喜悦,“还有那蒋琦,”她早就将两江总督曾国藩和安徽巡抚江忠源携手上奏的折子重复看了几遍,“蒋琦诱敌深进,在杨家庄伏击陈玉成,实在是大功一件!”

“是,”恭亲王坐着回道,其余的军机均跪在地上,“这全赖母后皇太后仁德,皇上洪福齐天,这才有武云迪、蒋琦、荣禄等一干勇将为国杀敌,建功立业。”

“哈哈,恭亲王过奖了,无非是将士用命罢了,军机们商议好战功赏赐了吗?”

“拟蒋琦升任游击,江忠源加户部尚书衔,其余有功之人均让处所上奏酌情褒奖,曾国藩前些日子才得了大学士,奴才等认为赐给金银也就罢了。”恭亲王回道。

“如此极好。”

“还请母后皇太后示下,这逆匪陈玉成是就地正法,还是送进京中昭告天下再名典正刑?”

“哦?军机的意思是什么?”

“奴才认为不如就地正法,以宣告与逆匪之势不两立之意。”

“这方法固然解气,却与江南局面无补,”慈禧太后摇了摇头,边思索,边说道,“先帝当年在时。定下离间之计,那韦昌辉之弟韦清弃暗投明,曾国藩本来也欲杀之后快,还是先帝仁慈,既往不咎,朱批定下不杀俘,如今韦清在何处?”

曹毓瑛最是机敏,脑海里转了一转,便想起了韦清如今的所在,“回禀母后皇太后。韦清自从投诚。所率安排全部回属官兵管辖,如今跟在曾国藩麾下,充做先锋之职,恰好也是游击的职位。”

“这不是很好?陈玉成也是俘虏。不可一刀杀了。陈玉成久在匪军之中。名声赫赫,若是一刀杀了,激起他们的同仇敌该之心。又是大为麻烦,崩溃军心之外,更要彰显国朝仁慈之意,议政王你认为如何?”

“圣明无过太后,”恭亲王连忙称是,“母后皇太后既然有此意,不如明发诏书,彰显国朝既往不咎,对投降已经投诚叛逆宽大处理的意思。”

“议政王说的极是,”慈禧满足点头,“所谓上兵伐谋,若是如此能消解些许江南的兵戈,敌势消一分,我们的气力就涨一分,日积月累,就是能逆转乾坤,就明发诏书,此外,命江忠源优待陈玉成,更要好好用好陈玉成这个牌,他是读书人,知道什么叫豫让故事。”

如此说了些人事的事儿,可慈禧毕竟是不懂得满朝的官员,除了后代记忆的那些名人自己还有些印象之外,这满朝满汉臣子,自己认识的实在是屈指可数,慈禧心里暗暗嘀咕,难怪任何一个领导都要用自己最亲近的人,除了情绪因素之外,生怕自己不熟悉的人干不好事,也是一个很关系的因素,慈禧边听着文祥的人事任命,边翻看着相干官员的履历,看到了麟魁二字,心里甚是不悦。

俗语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三个多月,里里外外的大小官员,调动得不少,她要问一问自己,毕竟那些人算是自己所派的?凡有缺出来,首先要给在前方打仗的武将,那些早就“记名”的,遇缺即补,毫无变通的余地。

其次要酬庸这一次政变立了功的。再下来为了安定政局,协调各方,不得不安插一些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三类人,慈禧太后感到军机处所开的放缺的名单没有错。但也有些人,只是出于恭王的提携,桂良由于是他的老丈人,才进了军机,虽是彰明较著的事实,到底资格是够了。文祥是恭王一派,不过正直老练,也还说得过往,可连麟魁由于是宝鋆的堂兄,也当上了协办大学士。照这样一看,自己与恭王来比,到底权在谁的手里?连三岁小孩都明确。

“既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我是慈禧 最新章节二十六、同治元年 上,网址:https://wap.at55.net/12/12936/463.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