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鼎湖弓箭 一(1/2)
当肃顺在密云怒吼痛骂时,京里大翔凤胡同的鉴园,临湖的画阁中,重帷低垂,灯火静静,恭王正和文祥、宝鋆,还有曹毓瑛、朱学勤,在密商军机大臣的名单。
先定原则,恭王问道:“咱们是五个还是六个?”
“本来是五个,还是五个吧!”
“好,就暂定五个好了。”恭王接纳了文祥的意见,亲身提笔,一面在纸尾写上“曹毓瑛”三字,一面又说:“一个萝卜一个坑,琢如抵焦祐瀛的缺。”
曹毓瑛急忙退席逊谢,但未容他发言,宝鋆拉着他坐了下来,“你甭客气了!”他说,“焦大麻子那个缺原就是你的。”
“对了。”恭王点点头,提笔又说:“博川自然还是留任。”
他把“文祥”的名字写在曹毓瑛之前,但两者之间,隔得很宽,宝鋆心里有数,这空着的地位是留给他的。于是放心了。
自己有了着落,便得为别人打算,宝鋆与恭王的私情极厚,彼此到了可以互相狎侮的程度,所以用一种微带轻浮的声音喊道:“慢着!咱们得先给六爷想个什么花样?”
“你说是什么花样?”恭王愕然相问。
文祥深知宝鋆说话的习惯,便为他解释:“佩蘅的意思是指名号。”
他这一说,曹毓瑛立即想到了现成的三个字:“摄政王”。
但是这个名号决不能用。用了会使人连想到多尔衮。
“我倒想到了一个,看行不行?”朱学勤很明确地念了出来:“议政王。”
大家一致赞好,恭王也深深点头。表现很满足的样子。
于是朱学勤从恭王眼前移过那张名单来,取笔在前面写上“议政王”三字,接着看一看宝鋆,又看一看恭王,意思是有所求证。
“把佩蘅的名字添上吧!”
宝鋆听得这话,笑嘻嘻地站起来,给恭王请了个安。口中说道:“谢谢六爷的栽培。”
预定的五个军机大臣缺额,到此刻只剩下一个了。宝鋆是知道的,恭王有意把他的老丈人桂良也拉了进来,但以他与恭王及桂良的关系来说,不便开口。假如要作此提议,必须有个极好的说法,而此说法一下子还真不轻易想。
文祥自然也知道恭王的意向,但他就在自己和宝鋆被提名的刹那,忽然另有所见,要保存建言的态度,不肯开口。这样,就只剩下曹毓瑛和朱学勤了。他们都是极有分寸的人,知道以桂良的地位。进军机出于不够分量的人所举荐,则被荐者必引认为耻,那岂不是马屁拍在破绽上?因此也都不肯开口。
这短暂的沉默。在这样弹冠相庆的场合涌现,自然是分歧适的,所以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不知如何说起之苦。最后,由于恭王的眼色。曹毓瑛开口了。
“不知燕公的意思如何?”他渐渐说道:“照我看,燕公是万不可少的一位!”
听得这话。宝鋆赶紧搭腔:“我有同感。琢如,先听听你的。”
“目前洋务至重。六王爷既领枢务,自然不能专意于此,燕公见识闳伟,而且素为洋人所敬佩,假如参与机务,今后对洋人的交涉,必定可以格外顺手。此是一。”
“不错,不错。请道其二。”
“大学士直军机,始为真宰相。六王爷以近支尊亲,执掌国柄,辅以老成谋国的燕公,益增枢庭之重,更足以号召人心。”
“嗯,嗯。”恭王点点头说,“琢如倒真不为无见。就这么办吧!”
于是宝鋆欣然提笔,把桂良的名字写在恭王之后,接着把这张名单递了给恭王。
恭王略看了看,把名单推向桌子中间,以一种至公无私的神态说道:“拟是这么拟了,不能说是定案。各位还有什么意见?凡于大局有益,我无不乐于奏达两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我是慈禧 最新章节二十一、鼎湖弓箭 一,网址:https://wap.at55.net/12/12936/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