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八 阿哥进学 上(1/2)

贞贵妃听着有些刺耳,却也不能发作,两个主子谈得开心,于是双喜使个眼色,几名宫女静静地退了出往,只远远的在廊下伺候。

“你也坐嘛!”

“嗯。”贞贵妃摆脱了手,拉过一个锦墩来,坐在天子身旁,从茶几上的大冰盘里取了个苹果,用一把牙柄的小洋刀,聚精会神地削着皮。

看着她那低垂的杏儿眼和葱管儿似的纤纤十指,天子忽有感想,微喟着念道:“唉,不幸生在帝王家。”

贞贵妃抬头看着他,不敢流露眼中的愁闷,笑着问道,“那儿来的这么句牢骚?”

“牢骚?我的牢骚可多着哪!不提也罢。”

口中不提,心里却忍不住憧憬那种贵介公子的境界。天子最爱慕的是门第清华的红翰林,文采风骚,名动公卿,家资也不必如何豪富,只要日子过得宽裕,在倦于携酒看花,选色征歌时,关起门来,百事不管,伴着皇后这样慷慨贤惠的娇妻,丽妃那样善解人意的美妾,再加上一个温柔敦厚的贞贵妃,这才是人生在世无上的际遇。

这样想着,口中问道:“你可知道我最爱慕的是谁?”

贵妃微感诧异,一面把削好的一个苹果递给天子,一面调侃地说:“俗语说得好,‘做了天子想做神仙’,只怕就是皇上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做神仙有什么味道?”

“那么,皇上想做什么呢?”

天子安适地咬了口苹果。渐渐说道:“前明的正德,自己封自己做‘总兵’,以前我感到他是异想天开,这两年我算是摸着他的心情了!假如说京内外大小衙门,能让我挑一个,我必定挑翰林院或是詹事府。”

“亏皇上怎么想来的?”贞贵妃笑道,“翰林,倒是又安闲,又珍贵,可就是‘大考’的滋味不好受!”

“‘大考’才三年一次……。”

正说到这里。双喜在门外拉开一条极清脆的嗓子奏报:“启奏万岁爷。内奏事处进黄匣子。”

“当”一声,天子把才咬了两口的苹果,扔向银痰盂里,“你看。”他向贞贵妃说。“连个水果都不让好生吃!”说着。吃力地站了起来,步出皇后的小书房。

内奏事处此时进黄匣子,必是专差飞递的军报。一看果然。是两江总督曾国藩从雨花台大营上奏,说曾国荃攻湖州的雄师,反被包围,而各路清军,皆受牵制,无法抽调赴援,曾国藩决定从雨花台大营移驻溧水,亲身督师,抢救危局。这是军事上的一番大更张,天子背着手在走廊上沉思,静静静地没有一个人敢高声说话,唯一的例外是八岁的皇子。

跑着、跳着、叫着的大阿哥,一见天子,立即变了个样子,收起嬉笑,跪下请安,用满洲话啼声父亲:“阿玛!”

“嗯,乖!好好玩儿往吧。别摔着!”

大阿哥站起来,先退后两步,才静静溜走,这都是“谙达”调教好了的。但“谙达”毕竟不能算做传道解惑的“师傅”,天子此刻看见大阿哥,想起一件存在心中已久,早要跟和群臣商议的大事。于是,把曾国藩的奏折发交军机处,等明天凌晨再作商量,自己重又回到了贞贵妃的小书房。

他要跟贞贵妃商量的是,大阿哥该上书房了。历来的规矩,皇子六岁收学,早在往年,天子就已降旨,命“大臣择保儒臣堪膺授读之任者”,其中大学士彭蕴章所荐的一个李鸿藻,简在帝心,这时不妨问问贞贵妃的意思。

贞贵妃不知道李鸿藻其人,对于天子的征询,心坎是有些忐忑的。

但贞贵妃素性谨慎,对于此等大事,向来不愿作过火确定的表现,所以这样答道:“光是口才好也不行,不知道可有真才实学?人品怎么样?”

“翰林的底子,学问差不到那儿往。至于人品,他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我是慈禧 最新章节八 阿哥进学 上,网址:https://wap.at55.net/12/12936/386.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