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步步为营(七)(1/2)
慈禧太后话说的甚重,宝鋆也没措施,说到底,黑旗军才这么一点人,算不得什么雄师,自然也花不了多少银子,若是这么点小银子还来推三阻四,只怕是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广东布政使藩库里面还有三百七十万两的银子,固然是支付给处所应用的,但是他们现在明年的应用打算还未出台这里的钱先用一部分也不打紧。”
说到底还是不愿意户部直接给银子,不过既然是有银子能够支付,这就是没问题了了,慈禧太后点点头,“那就先给二十万吧,说到底也不用很多。”拿了一次,难道还忍得住不持续拿吗?
这事儿暂时是放下了,恭亲王事后来询问宝鋆为什么要直接了当的把藩库的银子拿出来,这里有三百七十万两白银,且不说是黑旗军,几省团练的开支,只怕是保持几个月都不成问题,太后只要是伸了手,就尽不会说只拿二十万两的道理。
“王爷,您说这个银子原也是保不住的,高心夔赴任广东藩台,这个银子就是他说了算了,他要一股脑儿的声援前线,咱们最多弹劾他,有西圣保着,怕是什么罪名都按不上,如今既然给了,这到底是处所的行动,和户部不相干,到时候若是在越南打仗赚到银子,把这个窟窿补回来,自然是万事俱休,可若是他将来这个银子补不会来,户部的板子就要打到高心夔的身子上了,那么到时候,中枢就要逼着高心夔还钱,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王爷,您说是不是。”
宝鋆现在居然也是智深似海了,恭亲王十分欣慰,慈禧太后说了一句,“那么接下往就看南边如何了。”接下往又是商议沈桂芬的后事,子沈文焘着赐给举人,准其一领会试,孙沈锡珪,着赐给郎中。最可贵的是“进祀贤良祠”,其次是“易名”。赐谥照例由内阁拟呈圈定,但军机亦可提出意见。自嘉庆以来,宰辅赐谥,第一个字照例用“文”字,内阁拟呈沈桂芬的谥是文清、文勤、文端、文恪。咨送到军机处,大家都感到拟得并不高超。
“清、勤二字,不足以尽沈经笙的生平。”宝鋆大发议论:“端字虽好,但经笙不是理学一路的人物,所以并非美谥,恪字更不必谈了。”
文恪亦非美谥,而且不是宰辅之谥。恭王认为沈桂芬最不可及的优点是有定力,因而主意用“文定”。这也不是顶好的谥称,从顺治以来,谥“文定”的一共八个人,并没有什么名臣。但用“定”字谥沈桂芬,不能不说是很适当。于是也就不保持了。
沈桂芬其人固然是气量小了些,才干却是十分了得,慈禧太后也是颇为仰仗,不然也不会一直让他担负军机大臣,却一直让他安心养病,更是派遣御医驻扎沈府照顾,人已经逝世,慈禧太后固然伤感,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军机处一直人手不够,左宗棠往南边了,自然是不能当差,沈小山离世,这一下子军机处就剩下五个人,这朝廷的事务这么多,就靠着议政王和各位,总是不够的,接下往补几个人进来,政事耽误不得,议政王你有没有什么人选啊?”
翁同龢耳廓一动,抬开端偷偷的打量了慈禧太后一下,恭亲王已然做好了筹备,这是沈桂芬的遗言,固然他劝恭亲王急流勇退温柔而从之的策略,恭亲王十分不认为然,但是对于沈桂芬的眼力,他是十分认可的,“礼部尚书潘祖荫可用。”
潘祖荫是国内金石古籍方面的大家,昔日也是文宗天子颇为器重的翰林,他上书保奏被官文诬陷的左宗棠,结了善缘,左宗棠进朝为相之后,深感其恩,屡次要延请其进军机处,但是潘祖荫其人谦恭,不欲沾染庶务,且知道两虎相斗,自己搁在中间,只怕是难为,故此一再撤退,左宗棠的性子是感恩图报的,既然不愿进军机处,那么在慈禧太后眼前力荐潘祖荫,几年之间,就把他从户部左侍郎一跃升为诸部之首的礼部尚书。
家室渊源,且才干了得,主持南书房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我是慈禧 最新章节五十四、步步为营(七),网址:https://wap.at55.net/12/12936/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