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6章 第一次府院之争 段祺瑞西原借款(4/5)

顿时忘却了《中日密约》使中国蒙受的耻辱;自此,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一头栽进了日本政府的怀抱,由皖系把持的北京政府则被日本政府的金钱所左右了。

寺内正毅眼见自己迈出的第一步已达目的,且段祺瑞是中国政府的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手握政治与军事的实权,在中国可谓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所以,寺内正毅觉得拉拢段祺瑞是一着妙棋,也就更乐于与段祺瑞打交道了;从此,日、段之间的暗中接触更为频繁,开始了所谓的日、段蜜月期。

且在此时,西原龟三从中国驻日公使章宗祥处得到了一个消息,言:“德国驻华公使辛慈也在积极拉拢中国,且中国有被拉过去的可能。”西原龟三赶紧将此消息向日本内阁报告。

寺内正毅闻知后十分惊讶,立即指示:“一定要把中国拉回来,绝不允许中国倒向德国。”

而这时,正深陷于一次大战的英、法两国,也唯恐中国被德国拉拢利用,已暗中与日本勾结;欲以“战后支持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作为交换条件,要求日本促使中国参战。

英、法两国的这一许诺正是日本政府所想得到的,寺内正毅也就欣然答应;于是,寺内正毅加紧了对段祺瑞的拉拢。此时的寺内正毅,已不仅是要谨防中国倒向德国,更是要促使中国对德宣战了。

为达此目的,寺内正毅对段祺瑞许诺:“一旦中国参战,日本则愿意归还庚子赔款;同意中国提高关税、废除治外法权及收回租借地;并再提供二千万日元的借款,作为中国参战的费用。”

而所谓的参战,并不要求中国出兵欧洲;只是要求中国政府对德宣战即可;不过,中国还得向英、法等国提供廉价的劳工,以弥补英、法等国因战争而导致的劳工短缺。

日本政府开出的交换条件确实优厚而太诱人了,段祺瑞不免心动;心想,仅是对德宣战而不必出兵欧洲,这有何不可?而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向欧洲输送劳工也是不在话下的事;且还能归还庚子赔款、收回租借等利好,何乐而不为?

其实,还在袁世凯时期,中国早已向法国输送劳工了。

当时,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为了摆脱长期被列强欺凌的窘境,时任外务总长陆征祥曾向袁世凯进言:“若能参与欧战,或可解山东之症结。”

陆征祥言下之意是通过参战以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求得国际社会的承认,从而在国际事务中争得一席之地,使中国获得平等相待的权益,进而消除一些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陆征祥所思尽管是一厢情愿,但袁世凯觉得也有道理不妨一试;于是,袁世凯通过时任总统府顾问英国人莫理循,向英国政府表示了参战的意向。

然而,此时的中国在列强眼中是一个只能任人宰割的弱国,哪有能力参战?因此,袁世凯的参战要求被断然拒绝了。为此,袁世凯的心腹、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想了个以工代兵的办法。

此时,法国国内正因战争而深感劳工匮乏,中国的愿意输送劳工正合其意;于是,法**方决定向中国招募劳工。接着,法国即派遣退役上校陶履德率领法国招工团来华招募华工,袁世凯则让梁士诒与中国实业银行行长王克敏设立了一个惠民公司承揽招募华工的具体事宜;双方均以民间机构的形式出现,几经谈判后签订了有关招募华工的合同。只是,中国公开参战的要求却仍未能实现。

后来,由于袁世凯忙于称帝,参战之事也就被搁了下来。

而今,英、法两国却主动提及了,段祺瑞还能有咋?而对于段祺瑞来,他更注重的是那二千万日元的借款;因为,这正是皖系军阀迫切需要求之不得的。于是,段祺瑞二话没就答应,日、段之间的这笔交易就又暗中达成了。因为,这些交易均是由西原龟三促成的;故而,又称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86章 第一次府院之争 段祺瑞西原借款,网址:https://wap.at55.net/12/12087/86_4.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