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4章 袁世凯洪宪称帝 蔡松坡护国讨袁(3/7)

为那样自己又能加官进爵荫及子孙。

刚受命四川将军陈宧,赴川就任临行前,忽然俯伏于袁世凯脚前,按照旧皇朝的礼仪如同臣子晋见帝皇时的行了叩头跪拜的大礼;袁世凯始是愕然,但很快省悟后也就毫不避讳地承受了。

已在关外称雄了的张作霖,也对袁世凯表示了一番忠心,发誓道:“作霖拥戴总统心无贰致,若有人反对,吾愿率本部效命于马前。”

而山西的阎锡山很会看势头,他见袁世凯称帝势在必行,已无人能挡;偌大的中国将改姓袁氏,得为自己设法留条后路。

因为,阎锡山原是革命党人,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失败后,阎锡山担心着袁世凯会对他下手;好在他的山西都督是袁世凯任命的,而二次革命中他作了一会局外人,袁世凯这才放过了他。然而,山西毕竟紧邻直隶,有道是卧榻之旁岂容睡虎;阎锡山仍唯恐袁世凯哪一天会将他视作眼中钉,而像剪除吴禄桢那样的将他除掉。

为了能安稳地当他的山西王,阎锡山使出了浑身解数欲博取袁世凯的欢心;趁着袁世凯欲称帝,阎锡山觉得正是示好与靠拢的机会;于是,复辟称帝的闹剧刚开场,阎锡山即投其所好地致电袁世凯劝进。并公开表示:“以中国之情,不宜用共和;唯行帝制,方可求存而图强。”同时,阎锡山又向筹安会损资二万,以表对袁世凯称帝的支持。为了彻底消除袁世凯的戒心,阎锡山还把家父阎书堂送入北京作为人质。

阎锡山的这一连串动作确实奏效,袁世凯非但没再将他视作卧榻旁的睡虎,反而赞他“颇有见地”。从而,阎锡山算是去了一份忧虑,稳坐山西王之位了。

此外,一些列强也表示了对袁世凯称帝的认可。在一次国宴上,英国公使朱尔典竟然已经依照其大英帝国君主制的礼仪,改称袁世凯为“陛下”了。

在内外几股力的如此推动下,本来就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更是心动了。

而此时,总统府的那班帮闲们为讨好袁世凯,已为他特制了一件龙袍;于是,袁世凯迫不及待地试穿了为登基进行预演;只是,袁世凯觉得那龙袍上所绣的九条盘龙状若散龙,袁世凯心中不悦;所以,只是试穿了一会后就被搁置了。为了称帝,袁世凯将大总统府改为新华宫,将太和殿改名为承运殿,并将紫禁城染成了一片红色,以显示新王朝一派红火。

而为了遮人耳目,在袁世凯的一手操纵下,国会在十二月份再次召开,并一举通过了改建君主立宪制的议题;如此,袁世凯的称帝似已水到渠成了。

于是,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袁世凯正式宣布恢复帝制,将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中华帝国的年号为洪宪,一九一六年为洪宪元年,从而废止民国纪年。同时,明确表示自己接受帝位;定于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举行登基大典。

第二天上午,尚未登基的袁世凯迫不及待地在中南海怀仁堂内摆设御案、御座,接受武百官的朝贺,急切地开始品尝称帝的滋味了。只是,那件视为散龙的龙袍被搁置后,新龙袍却来不及赶制;所以,袁世凯只得仍然身着大元帅的戎装,光着脑壳接受群臣的三跪九叩大礼,倒使人觉得不伦不类忍俊不禁。

袁世凯称帝后,即封王授爵以笼络人心。

第一个被册封的即是黎元洪,袁世凯封其为武义亲王;然而,黎元洪却不愿受。第二个被册封的却是逊帝溥仪,被封为懿德亲王;年仅十岁的溥仪不明白是怎么会事,也就任人摆布;一个前朝旧臣册封逊帝,岂非咄咄怪事?然而,众人却面面相觑不敢言;倒是张勋闻知后致《电》袁世凯,请求保留清室帝号,袁世凯这才收回成命。接着,袁世凯又给冯国璋、段祺瑞、曹锟、段芝贵、张勋、阎锡山等一百二十八人加官进爵,连已经亡故了的赵秉钧也被追封为了一等忠襄公。袁世凯以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84章 袁世凯洪宪称帝 蔡松坡护国讨袁,网址:https://wap.at55.net/12/12087/84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