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章 咸丰朝懿妃得宠 洪秀全金田起义(3/6)

有些信徒开始动摇想溜遁走人,“拜上帝会”面临瓦解崩溃的危险。

正在此危急之时,杨秀清忽然心生一计,装疯卖傻地手舞足蹈了一番后,假托天父附身;并假天父之口,诳称“洪秀全为天父次子”,要信徒“尊从其言,坚守信念,与清妖抗争到底,保天国太平”。

杨秀清此举果然灵验,众信徒信以为真不再如鸟兽散;皆愿追随洪秀全,效忠于天国了。

同时,萧朝贵与韦昌辉也以同样方法,假托天兄附身,胡扯一番后稳住了信徒。

于是,“拜上帝会”会员卢六率领一班信徒,追赶到半途中将冯云山救回。

洪秀全闻知冯云山被捕,急忙从贵县赶回。

洪秀全见杨秀清等仨人已设法稳住信徒,使“拜上帝会”渡过一劫,心中十分感激;于是,称仨人皆是“天父之子”。

经洪秀全如此一言,仨人在“拜上帝会”中的地位骤然崛起,仅次于洪秀全与冯云山了。

数日后,王作新再次进山,又将冯云山和卢六一并捉拿,投入大牢。

为救冯云山,洪秀全决定亲自到广州走一趟;欲以“清政府准许洋人传教”为由,向两广总督徐广缙提出申诉,要求“释放冯云山”。

然而,徐广缙没有接见他;洪秀全白跑了一趟,只得怏怏而回。

洪秀全回到紫荆山,焦虑难安,不知如何是好。

杨秀清献计道:“我听桂平知县贾柱是个贪财之徒,何不用些银两将他买通,不就万事大吉了?”

洪秀全觉得可行,便以重金暗中贿赂贾柱。

果然,贾柱收受银两后,密授手下狱卒故意疏于防范,让冯云山脱逃。结果,非但是冯云山得以逃脱,连两名看押人犯的狱卒也随同冯云山一起上了紫荆山入伙;只可惜,卢六已在牢中不幸被折磨而死。

杨秀清献计救了冯云山,洪秀全更是器重他了,视其为天国的支柱。

冯云山脱险后回山,众人额手相庆,置酒压惊,不在话下。

洪秀全则私下里与冯云山商议:“如此坐以待毙,不如趁早举事。”

冯云山却:“尚非其时。吾观清妖气数未尽,其势未竭。吾若轻率举事,恐为不利。今吾虽有信徒众多,但散于四乡,不成气候;且善战能将者不多,若清妖来犯,何以拒之?故尚须遍访能人,广招贤才,方可伺机举事。吾闻贵县有一姓石名达开者,智勇兼备,胸有谋略;若能邀得此人,共举义事,则天国幸也。”

洪秀全闻言,欣然同意;于是,两人择日前往贵县相邀。

石达开,广西贵县奇石乡那帮村人;此人身材高大,气宇非凡,且举止雅,乡邻戏称其为“相公”。

石达开祖上自贩马起家,略有积攒,家境尚可。其父见石达开自幼聪颖,曾寄希望于他能求取功名光宗耀祖。然而,石达开目睹清皇朝**无能而使国家蒙受屈辱,百姓却因此忍受疾苦,一些贤能之士空怀了满腔热忱却是报国无门或含恨而逝;心中不由得郁闷,只恨自己生不逢时。心想,进士为官无非是图功名利禄;而今朝政**官场混浊,若是应试中举,亦如坠入**之中反而难以自洁;倒不如农稼乡里终老青山,尚可清白一身。

因此,虽然石达开自幼习诗,却从不应试赴考,使族里人都感到十分费解。

石达开又喜爱舞枪弄棒,骑马射猎;进而对兵家谋略、布阵设防也甚感兴趣,且深加探究颇有心得。

石达开生性豪爽,从不畏惧强权;曾有当地的大财主、团练头子刘垂道率领数十名团丁到那帮村寻衅,被石达开带领族人击退,使刘垂道不敢再犯。自此,石达开名声远扬,方圆数十里尽人皆知。

当日,洪秀全与冯云山赶到那帮村拜访石达开,石达开以礼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4章 咸丰朝懿妃得宠 洪秀全金田起义,网址:https://wap.at55.net/12/12087/4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