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2章 徐世昌黯然离职 黎元洪法统重光(2/4)

世昌明白这所谓的恢复法统分明是冲着自己来的,主导这出戏的定是曹锟与吴佩孚。因为,自己的总统之位本来就是国会选出来的,有何须恢复之?穿了,无非是变着法子要他走人。而吴佩孚的来函更是如同在逼宫了,想不到奉系刚被赶出关外,他们就要卸磨杀驴了,徐世昌越想越气;然而,再一想,现今的北京政府实是在直系的掌控中,要谁当总统还不是曹锟与吴佩孚俩人了算?自己手上无兵无卒,只能徒叹奈何;与其被人赶走,倒不如自己主动离去算了;如此,或能给自己留些颜面。

徐世昌想到此,心中倒是坦然了;于是,一九二二年六月二日,徐世昌知趣地称病辞职了。然而,在《辞职告》中,徐世昌仍以大总统的口吻,云:“本大总统因病去职,当以副总统代理之;然副总统缺位,应由国务院摄政。”就这样,徐世昌将总统印绶交付国务院后,当日就离开北京返回河南卫辉老家去了;从此,隐居下来只倾心于诗、书、画,远离政治了。

徐世昌走后,曹锟即派直隶军务代理督办王承斌前往天津迎接黎元洪,请他回京复位。

然而,此时的黎元洪在一片要求恢复法统声中,却飘飘然的有点忘乎所以了;以为,既然是法统重光,这总统之位就非他莫属。因此,当王承斌前来迎接他时,他却摆起架子来了,故意言:“洪不才,故归隐林间;天下英豪如云,何独邀洪耶?”这令王承斌没了法子,竟至跪地相请了。

而曹锟手下的那班幕僚,本来对所谓的法统重光就不赞成,只想着能把曹锟捧上总统位后,各自都能得到擢升;而今,闻得黎元洪扭捏作态,心中更是不甘了;于是,纷纷向曹锟进言:“徐世昌已走,何必将总统之位捧手送人?既然黄陂不愿来,不若大帅自己坐了,免得日后折腾。”

曹锟闻后心已似有所动,但最后觉得还得依了吴景濂之言从长计议,众幕僚遂不再言。

而此时,浙江督军卢永祥却《通电》表示了反对法统重光。

卢永祥在《通电》中一针见血地指出:“黄陂既辞职,已为布衣,岂可复权位?妄论重光之?此乃戏民意耳。元首任免,有《约法》规定,岂可由一二人定夺;谓法统重光,实为欲窃国者计,非为万民筹;项城之前辙犹在,吾切为欲窃国者耻。祥虽力薄,然当尽天职力拒;安忍坐视四万万同胞之家国,任为少数欲窃国者之赌注耶。”

卢永祥的这份《通电》把黎元洪着实吓了一跳,这才觉到自己不该把戏演过了头。其实,黎元洪早盼着能有这一天,故作扭捏之态无非是想跟直系讨价还价一下;现在看来,这戏该刹锣了;否则,若是反对之声多起来,复位之望则会变成泡影。黎元洪思及此,不得不放下架子答应复位了。

于是,一九二二年六月三日,黎元洪在王承斌的陪同下返回北京,复登大总统位。

法统重光后,旧国会也随之恢复,吴景濂复任众议院议长,而那班闲逸了许久的旧议员们又在国会中吵嚷个不停了。而因原国会会场狭不够用了,议员中有人提议“可将紫禁城内三大殿改建为西式议院”;谁知,如此一个荒唐的提议竟然有人附和。

吴佩孚闻知后怒不可遏,即《通电》斥责道:“百国宫殿,精美则有之,无有能比三殿之雄壮者。此不止中国之奇迹,实大地百国之瑰宝。若果拆毁,则中国永丧此巨工古物,重为万国所笑,即亦不计,亦何忍以数百年故宫,供数人中饱之资乎?”

吴佩孚的严斥,这才阻止了国会中那班蠢材欲行的妄为;从而,保护了紫禁城内三大殿免遭毁损,倒可算是吴佩孚对华夏民族的一个贡献了。

而就在北洋政府忙于法统重光之时,南方的孙中山却已兴师北伐了。

原来,孙中山驱走陈炯明后,即命北伐军回师进粤;然后,又令各军集结于素有广东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02章 徐世昌黯然离职 黎元洪法统重光,网址:https://wap.at55.net/12/12087/102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