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四五章 煎熬(2/3)

筑了炮台,将本就不多的重炮分出了一批,布置在辽河口的炮台上了。

两白旗汉军一共拥有四十门重型红衣大炮,这一次石廷柱带出来了三十门出兵辽西,不可谓不多了。

而跟随豪格出征的两黄旗汉军固山额真马光远,则携带了两黄旗汉军掌管的四十门重炮里面的半数,也就是二十门天佑助威大将军。

这也很不错了。

毕竟两黄旗的汉军重炮牛录主要是跟随满鞑子伪帝黄台吉行动,而他们的防地,主要就是盛京城。

黄台吉能让马光远带出来二十门重型红衣大炮,已经足见对这次出兵辽西的重视了。

这样算下来,多铎与豪格他们出兵之初,带来辽西的重型红衣大炮就有五十门之多。

如果他们不是那么贪心,不是总想着围点打援钓大鱼,那么仅凭这些重炮,就足够他们破灭一城的了。

但是他们并没有那么做。

现如今,他们带到辽西的五十门重炮,已经在卧牛沟里丢掉了三十门,就剩下镶黄旗汉军掌管的这么二十门了。

却说到了卯辰之交,各个梯队即在松山城外部署完毕,马光远、马光晖兄弟随即下令镶黄旗汉军所有乌真超哈牛录点火开炮,开始炮击松山城。

镶黄旗汉军带来松锦前线的二十门重型红衣大炮,一字排开,冲着松山城的西墙一齐开火,一时间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声势极为骇人。

十几斤重的实心铁弹,刹那间飞驰而至,打在松山城的西墙上,发出咚咚咚咚的撞击之声,被击中的砖石瓦块瞬时化为齑粉,四下飞溅。

有几门红衣大炮没有调整好射角,它们射出的弹丸直接越过城头落入城中。

有的击中房顶,直接洞穿房顶,有的打中墙面,则直接洞穿墙面。

中者无不粉碎,威力十分惊人。

守卫在松山城西门上的夏成德所部将士,一边高声惊叫着“敌袭”“敌袭”,一边快速躲藏在城垛子后面。

同样身处城头的夏成德,早在年初的时候,就见识过类似的场面,经历过类似的重炮轰击,所以并不怎么慌张。

现在的松山城西墙是他亲自带着人花费了小半年的时间重修起来的,能不能经得起这样的炮击,或者说在这样的重炮轰击之下能够坚持多久,他的心里还是有数的。

所以当满鞑子的重炮轰击一开始,夏成德除了暗叫自己倒霉,感叹自己守卫的西城又成了满鞑子攻击的重点之外,其他的倒也应对得当。

他一边叫人向总兵府报告满鞑子的主攻方向,向杨振请示何时可以开炮还击,一边猫着腰隐身在城墙后面,喝令城上士卒就地俯身,分散隐蔽,耐心等待满鞑子炮击停止以后必然到来的步兵攻城。

松山西门瓮城的棱堡式炮台上面,部署有一门重型红夷大炮,但是对于这门重型红夷大炮的使用,杨振却有明确的命令。

关于这个问题,杨振的心虚也很复杂,作为松山总兵,他当然不希望满鞑子的重炮轰击,对松山城的破坏过大。

可是如果满鞑子的重炮轰击无效,或者说根本损伤不了松山城的城墙,那么满鞑子派出后续的攻城人马接近城墙吗?

如果他们不接近城墙,那么把满鞑子放近了打的目的岂不是要落空了吗?

一旦如此,杨振希望凭借坚城,对满鞑子军队予以大量杀伤的计划,就将无法实施了。

而一旦满鞑子挟仇带恨对松山城发起的攻坚战,变成了长年累月的围困战,那就麻烦了。

而且时间越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新命记 最新章节第四四五章 煎熬,网址:https://wap.at55.net/105/105201/445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