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章 强渡(1/3)

雷州半岛是台风频繁袭击地区,其时飓风大作咸潮泛涨海水倒灌,沿海农田收成就完蛋了。

为抵御海潮侵袭,自宋朝起,雷州人民修建大量河堤海堤,明朝修得尤其多,雷州人口也是在明朝快速增长。

在海堤保护下,雷州东西洋万顷盐卤地成为肥沃的水稻田,雷州府从粮食输入府变成输出府。

海堤从南渡河口向南北海岸延伸几十公里,向内陆延伸10余公里。

雷州港,又称南埔津埠位于南渡河与其右岸「南」支流花桥水交汇的河口,距南渡河入海口大约2公里。

南渡河在这一段宽约400米,此时正值涨潮时分,南渡河口地区潮水落差较大,近期潮差在2米至3米之间,是军队强渡南渡河的主要障碍。

河道蜿蜒,如果沿堤坝布防,战线将宽达十几公里,耿继茂的人再多也不够铺开的。所以鞑靼军第一线防御支撑点自西向东是麻演渡、南渡、嘉禾渡三个渡口以及大埔、麻亭仔两座北岸港埠。

守序选定的突破点在大埔港,那里残存的码头设施便于后续进攻发展,耿继茂应当也能想到这一点,大埔港守军实力不弱。

戎大帅走上船头,在他身后是80艘沿花桥水两岸停泊的舢板,所有舢板上都铺着芦席和缠绕草叶的渔网。

岸边的亲兵举起副总兵大旗,1200明军水兵掀开遮覆舢板的伪装物,解开锚缆,向5公里外的下游划去。

明军在花桥水与南渡河之间挖开一条长2公里,半米深的水渠,戎大帅的船队不必再沿弯曲的河道从海港绕进南渡河。

强渡发起地点位于水渠开口处。

月朗星稀,南渡河潺潺流进大海,耳边只有海浪的声音。

第1团的士兵掐灭烟头,上好刺刀,乘上舢板。

团长徐定和静静地看着怀表,等待出击命令。

如果此时有绿营兵登上东面的海堤,他将会看到绵延近1公里的刺刀反射出的寒光。

凌晨2点,3发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

徐定和抬头看向天空,一轮圆月高挂天穹,撒下银光。

“这该死的月亮。”

如果只是1团渡河,徐定和会等待乌云遮住月亮再开始,但现在一万多大军整体行动,每个步骤一环套一环,进攻开始时间容不得更改。

副官提醒道:“团长?”

徐定和站起身,“出发。”

没有炮火准备,先头2个掷弹兵连与水兵一起划动舢板。

月亮倒映在河面,河水反射着粼粼银光。

河堤上有嘈杂的人声传来,接着亮起3团炮口焰,炮子在舢板附近纷纷落水,溅起的水花多而小,是霰弹。

海堤上的敌军巡逻兵应当是发现了渡河船队,大埔港的守军出来迎击了。

前锋1艘舢板上似乎有人受伤。

老兵立即出声安抚同伴,“垃圾虎蹲炮,不要怕,被那玩意打中属于倒霉到极点。”

排长撇撇嘴,“连老子当年的水平都不如,弟兄们加紧划,过会用刺刀挑了他们。”

联邦陆军步兵连长以上才要求士官生出任,连长以下岗位各部可自行提拔老兵。这个排长当年也是个明军。

虎蹲炮战场再装填非常麻烦,响过一次后就哑了。

士兵盯着对岸的河堤,使劲划动船桨。

接着在堤坝上爆发的是鸟铳射击,耿藩的兵当年受过葡萄牙训练,会摆排枪齐射。

一排鸟铳响完,绿营兵退回装填,另一排上前射击。

火绳枪队形松散,有空间让士兵前后轮转。

徐定和仔细观察绿营射击频率,敌军分为3排,每排约有60杆鸟铳,火线拉得很开,密度很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1640四海扬帆 最新章节第7章 强渡,网址:https://wap.at55.net/103/103637/351.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涅槃重生:庶女有毒 无限婚契,枕上总裁欢乐多 和也的幸福生活 创世纪之双鸟 珠玉摇 软玉温香 绝品剑神 无上剑圣 巡按大人求您辞官吧 我的美女小姨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