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意外收获(2/3)

德炉呢”傅清扬往左边那些破旧的铜炉看了一眼,顿时眼睛直发光。

老板听到傅清扬提到铜炉,顿时怔了一下,有些脸红的说道:“也不全是宣德炉,有的是仿造的。”

傅清扬拿起一只三足炉说道:“不可能是仿造的,依我看,这些都是真的,你看,下面这不是有款吗,‘大明宣德年制’,而且这个德字少一横,只有宣德年间才这么写,有这样明显的特征难道还错的了?”傅清扬指着手里三足炉的底款反驳老板道。

“呃”小眼睛的摊位老板对傅清扬真是有点无语了,正如傅清扬所言,宣德的德字的确少一横,可是像傅清扬这样,认定了德字少一横的就是真品可就不对了,赝品也是可以少一横的。通过傅清扬对前面几件东西的评论,老板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厮是个逆推高手。

“怎么,老板不赞同我的观点?”傅清扬见摊位老板没有答话,只是眼睛睁得大大的,顿时不高兴了。

“同意,同意,当然同意。”摊位老板心里乐开了花,看来这一次他的发财大计就要着落在傅清扬的身了。

“这就对了,我看东西,还从来没有打过眼。这一点你尽管放心。”傅清扬很得意的炫耀道。

“那是,今天我一听到小兄弟的评论,就知道小兄弟是行家。”摊位老板也是拍马屁的高手,为了能让傅清扬多出点血,他的赞赏之词张口就来。

傅清扬心底暗笑,在那堆三足炉里面挑挑拣拣,选出那件面笼罩着一道浅蓝色宝光的铜炉。

这是一件宣德炉,所谓的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设计制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我国历史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在宣德皇帝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呈给皇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宣宗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

眼前的宣德炉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置桥形耳,铭文年款刻炉外底,符合宣德的特点。炉身如婴儿肤,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金光闪闪,给人—种不同凡器的感觉。

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曾言:“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宣德炉之妙,正在于黯淡中发奇光,眼前的这件宣德炉包浆温润,宝气内蕴,虽历时久远,却仍然品相完好,赏心悦目。虽然目前没有一件宣德炉被公认为是宣德年间制造的,不过傅清扬根据价值判断,自己手里的这件宣德炉很有可能是宣德年间制造的珍品。

地摊老板看到傅清扬拿着一件铜炉爱不释手,有点不以为然,在他眼里,傅清扬已经成了十足的傻瓜,他可不认为傅清扬能够认得什么宝贝。再说了,眼前的这堆宣德炉都是他低价收来的,里面能有什么宝贝?

“小兄弟,看这件宣德炉了?”地摊老板笑眯眯的问道。

“恩,很不错,是件宣德年间制造的真品。”傅清扬指着手里的宣德炉赞叹不已。

如果说前面的赞叹说的都不是真话,那么这一次,傅清扬的赞叹可就是实实在在了。而且站在一边的袁雨菲也看出傅清扬手里的宣德炉有点不同凡响,虽然她不能像傅清扬那样确定,但是大体的感觉还是不差的。

不过那地摊老板眼中却还是露出一缕不屑之色,很显然,他认为傅清扬依旧是在瞎说了。

“老板,我知道,你这些东西价值不菲,不过既然是在秘市,价格方便比外面就要便宜的多才行,这样,这个定窑白瓷盘子,永乐青花,再加我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灵瞳 最新章节第一百九十四章 意外收获,网址:https://wap.at55.net/103/103097/195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