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一一章 宫中撑腰(1/5)

第二一一章宫中撑腰

对西夏通商?以前金国不是一直与西夏进行榷场贸易么,为什么现在突然提出来要议定是否通商?洪过一下子糊涂了。

见到洪过的样子,萧裕急忙解释,原来,就在西夏使团到达后,这些西夏人并非金国大臣们想象的那样态度谦卑,而且也不是让女真廷臣们予取予求,反而是很有礼貌但据理力争,根本看不出是战败投降的国家,这种态度令不少女真和汉人大臣十分不爽。

于是,这些大臣们想出一个收拾夏人的法子,向完颜亮提出来,即便与夏国和议,也要断绝了与西夏的贸易,令“夏人手中再无中原器物”。其实就是学南宋,用贸易战来收拾桀骜不逊的西夏。

这个办法,也是金国大臣们从南宋学来的。当初金国与高丽开战,南宋虽然表面是金国藩国,但对这件事很是不爽,于是就在边境的榷场上用各种因头,想办法切断了与金国的贸易。这下子,金国内部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大地震,骤然没有茶叶喝,没有南方的香木燃烧,没有各种各样的香料用来做菜,甚至是没有了做工精美的绫罗绸缎,整个金国上下就好像被抽去了一根筋似的。

若非洪过用大笔的走私填补了这个市场,真不知道金国的大臣们会坚持多久,是不是就在这场最原始的贸易战中,向南宋屈膝投降了?

现在金国的权贵们现学现.卖,也要让西夏尝尝这种苦头。

说起来,西夏对金国的需求还真.不是一般的高,西夏稍微有点钱的人都在喝茶,夏天人人都要穿麻衣或者丝绸锦缎,生活中稍微有点档次的家庭都要使用瓷器,甚至说,就连那西夏最出名的青唐甲的锻造,还要大量从金国购入石炭作燃料。

洪过最终得出结论:两国边贸.门类如此繁多,自然西夏对金国的依附性也就更强,一旦金国展开贸易战,结果还真不好说。

但是这种贸易战真的必要么?通商和禁绝贸易的.争论背后,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因素掺杂?洪过皱起眉,想起在武清县遇到的唐家三少,唐家是河东大商号,每天经手的贸易多达数万贯,以唐威和洪过的关系,区区提货权的拍卖,还值得唐威亲自前去坐镇?

想到这里,洪过立即招来翟平,听了情报总管的汇.报,他紧皱的眉间渐渐舒展开……

当天夜里,自己肉身布施好好安慰了两个带发.修行的美妇,第二天洪过强撑着酸软的身子爬上马车,摇晃着进了中都皇城。

洪过拜年,这事.不新鲜,更何况前一天晚上,就将新年的贺礼送进宫了,今天的到来早在很多人意料之中。守卫的侍卫亲军与合扎猛安很快放行,拜见了两宫皇太后,陪着两位太后说笑半天,又被留下一起吃过午饭,这才得以出了太后的寝宫,溜达着往皇帝寝宫走去。

洪过这般随意出入禁宫,实际早在朝中引起一片非议,有些御史看不过去,上了几道奏折,请求皇帝加以规范内宫门禁。只是因为洪过并无官身,所以御史的弹劾自然落了空。

而且弹劾洪过的御史多是汉人或者宋人,这个团体的上层,比如张浩蔡松年这群人,对此根本不在乎,他们早就得到风声,传言有位女真皇族极为尊贵的妇人,都被洪过纳为私宠,比起这件事来,出入宫禁算个多大的屁事?

对着守在寝宫门外的侍卫亲军打个招呼,洪过请站在一边的小底去通报求见。那几个小底虽是笑着告诉他,皇帝早有话传出来,洪过到了自己进去就是,无奈洪过执意坚持,他们才无奈的进去通报。

洪过如此坚持自然有他的道理,他可以在完颜亮面前谈笑无忌,但是必须尊重完颜亮作为一国皇帝的尊严,或者说,是完颜亮的虚荣心。

等到洪过进去,就见里面莺莺燕燕的好不热闹,比起前几年,只有皇后徒单氏和元妃大氏两人相伴的情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伐 最新章节第二一一章 宫中撑腰,网址:https://wap.at55.net/102/102970/213.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