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2/5)

亲自的到西北去挂帅,来指挥这次的战役,而张心为了整个战役的胜利,提出来由于现在中国远征军现在都在东南亚进行休整,所以希望能够从中国远征军中间调两个军回来的建议,也得到了蒋介石的批准。

张心在的到了蒋介石的全权授权之后,交代了自己的工作,迅速的赶赴西安,遇刺同时,黄杰的第一百零二军和邱清泉的第一百零三军也在美过海军的帮助之下,想着中原地区赶来,张心在到了兰州之后,胡宗南的部队已经全部的准备就绪了,包括在延安已经晋东南和河南附近的八路军也在等待着张心的命令,而张心知道,远征军的那两个军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过得来的,可是要是他们不过来的话,现在贸然开战的话,那等于是自己再给自己找一个耻辱,所以张心就命令远征军的部队加快行军的速度,已经就位的部队要加紧抢修自己的攻势,随时等待着命令。

但是,就在这一段的时间里面张心也没有丝毫的闲着,因为这一段时间里面,也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二日,一架灰色的美军c47运输机从重庆起飞,向北方飞去,两架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的战斗机为这架运输机护航。它们的目的地是延安。运输机上的乘客是美军延安观察组的第一批九名成员,这九名成员大都三十岁左右,他们肩负着进驻延安,开辟与中国**直接联系通道的使命。中午时分,这架美军运输机在一条群山之间的黄土跑道上顺利降落并开始滑行。为了给后面那两架护航的战斗机让出跑道,运输机在跑道尽头转了弯,不料飞机的左起落架陷进了跑道边上的一个坑里。观察组的职业军人和职业外交官们很快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在组长包瑞德的带领下走出飞机与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见面。美国政府为什么会在一九四四年跨越意识形态的巨大鸿沟,把这些“中国通”们派到延安来呢?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海军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英等西方盟国对日宣战。此时美国是仓促应战。由于中国牵制了日本陆军三分之二的兵力,在反法西斯战略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为了更有效地协同作战,美国政府不仅加强了对国民党政府的军事援助,而且也希望与**领导人直接接触。一九四四年一月,两位年轻的美国大使馆外交官谢伟思和戴维斯,通过不同渠道同时向美国国务院递交了内容相似的正式报告,建议向延安派遣常驻军事和外交人员。重庆红岩村是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这里是中国**设在陪都重庆的一扇窗口。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常驻重庆的周恩来以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为中国**的外交开拓了极大的空间。经常到访红岩村的客人中,有两位年轻的美国大使馆外交官谢伟思和戴维斯。戴维斯和谢伟思都出生在中国四川。在中国成长的经历,不仅让他们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且也使他们对中国社会有了深刻的了解。一九四四年一月,戴维斯和谢伟思同时向美国国务院递交的报告,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谢伟思的报告被美国国务院一位头头批上“荒谬、可笑”等字眼后退回。戴维斯的报告则被直接呈递给罗斯福总统的顾问霍普金斯,并将报告上交给罗斯福。罗斯福立即批示马歇尔处理这个问题,并告知蒋介石关于美国政府对这一提议的积极态度。当时,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将军对派遣美军延安观察组的建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但蒋介石方面对此采取阻碍与推拖的对策。一九四四年五月,罗斯福接见了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罗斯福详细询问了中国**抗日斗争的状况和他们对美国的态度。这次谈话使罗斯福更加坚定了与中国**接触的决心。六月份,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华访问,在重庆与蒋介石进行了第一次正式会谈,向延安派遣美国使团是会谈的主要议题之一。在美国的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退让了。经过重庆、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黄埔卧底 最新章节第三百二十八章,网址:https://wap.at55.net/10/10077/399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