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太学论儒(2/3)

只得其一也。“好嘛,《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也只是其一了。大家继续听。”何者为儒?吾意以为有三:《说文》曰儒者术士也,太史公《儒林别传》亦云:秦之季世坑术士,而世谓之坑儒;司马相如言: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赵太子悝亦语庄子曰: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

儒者,人之需也。道、墨、名、法、阴阳、、诗赋、经方、本草、蓍龟、形法,此皆术士,亦为人之所需也,何遽不言儒?此为术士之儒也。

又曰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天官》曰:儒以道得民。说曰: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地官》曰:联师儒。说曰: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此则躬备德行为师,效其材艺为儒。

其三,方为班孟坚所言之儒。以上三者,皆可称儒。然儒之名于古通为术士,于今则专为师氏之守矣……“

刘备洋洋洒洒,把后世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原儒》一文大段引用到自己的谈话中。下面的太学诸生听得呆了。这个时代,哪里有人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过如此深入的研究?

众人只见刘备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有理有据。顿时觉得刘备果然博闻强记,让他们都有些羞愧了,好多书他们也有翻过,只是内容却记不得了。哪能如刘备这般能随口说来。再看刘备时,便觉得他好高大上!用后世的话来说,逼格顿时立起来了。

刘备见镇住诸人之后,便莞尔一笑,朗声道:”然则儒者当有何为耶?“

众人纷纷不语,悉听刘备高论。

刘备便道:”为儒者,当为天地立心!“

此乃刘备之论,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此论。”天地本无心,天地止生万物而已,不与圣人同忧。我等传习圣道,格物致知,便是以人心合天心,大其心,以为天地而立也!“大家点头称是。

刘备又道:”然则还不够,为儒者,应为生民立命!民者,吾同胞也;物者,吾与也。我等为儒者,将奉天子而理天下,应为生民立命!“

刘备又发新论,大家激动了,他之所言是如此的新颖而发人深省,虽从未见闻却又一切合乎情理。此时又见刘备大声道:“为儒者,还须为往圣继绝学!国朝以来,儒者孜孜于繁剧章句之间,而不知天地之大,惑溺于外道之中,而孔孟之道不传也。故班孟坚有言惑者既失精微,辟者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从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浸衰也。是以,我等儒者,当为往圣继绝学!”

刘备不顾台下的骚动,继续大声道:“然则犹未足也!我等儒者,当为万世开太平!”

“上佐君王,下安黎庶,外服夷狄,内平贼寇,开万世太平之基业,此数事,非我儒者谁人可当?”

刘备振聋发聩的声音在诸子心间回响。他的声音锵然有力,带着热血激昂,直指人心!

在座诸子,谁不是热血青年?谁不渴望建功立业,以名传青史?有史以来,只有汉朝的士民们,从上到下,皆充满了尚武的风气。男儿多好功名,皆欲马上取之。是以朝廷征发大军出塞时,游侠儿,悍勇少年皆踊跃从之。而汉武帝经常征发犯官、亡命、勇敢、游侠等士出战,仍能屡胜。我大汉的儿郎,皆是血性的好儿郎!崇尚军功和荣誉的好儿郎!

刘备的最后一句话,充满了神秘的力量,它鼓舞人心,它煽动热血,诸子皆站了起来,激动而严肃的向刘备大礼拜下,而后齐声大吼道:“我等儒者!当为万世开太平!

上佐君王,下安黎庶,外服夷狄,内平贼寇,开万世太平之基业,此数事,非我儒者谁人可当!!!”大有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式。

刘备看着被自己煽动得嗷嗷叫的太学生,满意的笑了,这样的精神劲儿,才是我大汉太学生的风采么。不然天天扯谈,整个人迟早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皇刘备 最新章节第三十八章 太学论儒,网址:https://wap.at55.net/1/1962/40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