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五百二十三章 仁义之师,没老没小胡闹腾(2/3)

里,又多了一阵阵欢声笑语。小刘团长两个儿子都已经是能跑能闹的皮小子,大的那个已经跑得飞快,小的还有些踉跄,但总能勉强跟上哥哥。三叔做的那一大堆玩具,最近就成了这俩小子的主要攻击目标。每天,这俩小子都会偷偷摸到火头营外,等三叔一出来,就想办法混进去,把三叔做好的一大堆玩具拿出来玩。有一天,三叔用木头拼的一套精细的城池模型,差最后几块就要完成,被俩皮蛋给弄塌了,老人家当场就塌了脸,打上门找俩孩子的爹,小刘团长赔。最后还是李得一亲自出面,答应给这位三叔弄来些黄檀木料,让他随意糟蹋,才把这位九十多岁的老顽童重新安抚住。打那时起,三叔就跟防贼一样,对俩皮小子日防夜防。俩小子似乎玩具越难到手,越来劲,放着他爹给买的各种玩具不要,非要想办法动一动三叔亲手做的玩具。而且俩小子好似也继承了他爹的兵法天赋,无师自通各种计谋,什么声东击西,欲擒故纵。最后,三叔无奈只能妥协,拿出些玩具让这俩小子玩。但约定,没做好那些玩具,不许碰。俩皮小子当时点头答应的好好的,一转眼就全忘了。从此以后,火头营每天都鸡飞狗跳。常冒一看再这么下去,自己也学不到什么东西,王壮彪现在也没空跟他对练,大部分时间都忙着收拾残局去了。这一老两小可是天天在火头营闹腾。这天,常冒跟小刘团长说明情况,就返回了平明国大营当中。小刘团长也没留他,按照火头营兵卒的饷银,足额发给常冒,最后还特意允许常冒保留那块火头营兵卒的普通木牌。腊月二十八这天,平唐国和平明国的古籍终于送了过来,平唐国送来三千五百余册,平明国则送来四千余册。李得一派出守备团识字兵卒五百多人,连夜翻检书籍,在确认过后,于大年三十这一天,将豫城划给了平明国。至此,定北守备团信守承诺的名声,又一次传遍天下。真是言出必行!连古籍换城池这种滑天下之大稽的事都能信守承诺。天下多少野心家,能人异士,自诩对天下大势了若指掌的的奇才,再次惊掉了下巴。平唐国毕竟也送来如此多的古籍,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最后李得一说通师哥,将一座较小的城池,蚌县,分给平唐国。消息传回,两国皇帝自是高兴不已。李得一找来朱标等几个“有学识”的弟子,开始三班倒,昼夜轮流翻查这数千本古籍,试图从里面查找板甲的制作线索。甚至于,这个年,李得一都没过,仅在年初一时,抽出时间,去给师父拜了个年。而把李得一弄成这样的祸头子,三叔,每天依旧在没老没少的跟俩孩子胡闹。小刘团长对此不闻不问,一心每天跟媳妇联络感情。却没想到,最后是孙老医官吃了醋,俩大孙子天天来他这儿磕个头就跑,嘴里吆喝着三叔又做了什么好玩具,要赶紧去玩。小刘团长曾说过一句,是不是让孩子改口叫三叔为三爷爷。但三叔不同意,说就喜欢别人叫他三叔,还说他已经快要一百岁的人了,不在意这些辈分。小刘团长无奈,只好纵容儿子继续没大没小,反正三叔九十多岁都不在乎,他在乎啥。年后,孙老医官找了一天空闲,溜溜达达来到三叔这儿,看到三叔正跟自己俩孙子没大没小胡闹成一团,就忍不住咳嗽一声。俩孩子一看爷爷来了,顿时就老实了。孙老医官再怎么说也是经历过大风浪的人,身上的威严随便露出一点儿来,足够镇住俩皮小子。没想九十多岁的三叔不乐意了,拿手里的木剑朝着孙老医官一比划,道:“老汉我正玩得开心呢,你咋还管上孩子了。”孙老医官被三叔这话给气得够呛,可三叔比他岁数都大,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气哼哼坐下,也不说话。孙老医官在矮凳上一坐,俩皮小子也不敢再闹腾了,只能站那儿一动不动。三叔瞅着这样也没法再跟俩孩子玩,干脆把手里的小木剑递给俩孩子,道:“别给我玩坏咯!”老大壮壮一把抢过木剑,把手里的小木盾递给弟弟,呜嗷一声跑了。小的这个还跑不利索,只能在后头踉踉跄跄去撵他哥哥。三叔搬个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难择路 最新章节五百二十三章 仁义之师,没老没小胡闹腾,网址:https://wap.at55.net/1/1801/511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