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五章 战役(3)魔狼(3/3)

发动机之一,达到了六百马力,而且油耗很低。

这种发动机拖着卡尔六百臼炮那一百二十四吨的车身还能以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前进,而现在换做的全重才三十五吨左右的“芬里斯”,在单位功率上简直是飞越性的爆涨,现在它可以轻松的跑到每小时四十公里。

这意味着“芬里斯”能够随同坦克集群进行快速突击,莱茵公司总算圆满的完成了徐峻赋予他们的任务。

由于这是这位新元首对莱茵公司亲自下达的第一个任务,而且为了拯救那些还在盖世太保手里遭受调查的公司董事会成员,莱茵金属毫不犹豫的投入了它全部的实力。

在所有工人和技术专家的努力下,“芬里斯”在徐峻提出技术改进要求的半个月后爬下了生产线,这在当时完全就是一项奇迹。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技术上的原因,毕竟这种车辆总体结构上只是卡尔六百的缩水版,而且运用的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在改进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而且为制造卡尔六百底盘所设计建造的加工机械和模具还在那里,只要稍微做一下修改就能完成对“芬里斯”的制造。

那门g36也专门做了些改进,主要是在它的炮架上,由于这种自行火炮只有一个毫无保护的露天战斗室,所以为了保证炮组成员最低限度的防护,莱茵金属特意降低了88炮的炮架高度.

现在这门炮的炮身几乎就是贴着顶部装甲延伸出去,炮手们只要弯下腰低下头就能得到车身的装甲防护,虽然那层装甲只有十二毫米厚,但是足够应付敌人小口径武器的攻击了。

在炮身上部还安装了一个窄窄的装甲防盾,可以保护瞄准手在必须暴露出头部瞄准时不被对方轻武器或者炮弹碎片伤害。

这个露天战斗室的后面是个巨大的弹舱,由于底盘拥有充足的空间,莱茵公司毫不客气的在那个弹舱里塞满了88毫米炮弹,这使这辆坦克狙击炮的载弹量达到了惊人的一百十六发,而且还不会让车上的炮组成员感到有丝毫的拥挤。

“芬里斯”全体成员九人,其中一名驾驶员,一名机电员,一名机修员,这几个是基本成员,剩下的都是88炮的炮组成员,两名装填手,一名炮手,一名瞄准手,一名炮长和一名运弹手构成了整个战斗小组。在车辆行进时,他们就坐在那个露天战斗室里的折叠椅上休息,宽阔的车体除去那门大炮的体积还能剩下很大的空间,这使得他们可以携带比其他坦克成员更多的给养和个人物品,初期型“芬里斯”坦克狙击炮的乘员是当时德国陆军装甲部队里最舒适的士兵了。

由于本身只是处于实验性质,所以徐峻只是向莱茵公司订购了二十辆“芬里斯”样车,组成了元首近卫坦克狙击营。

莱茵公司虽然不清楚元首的意图,但是他们看出了元首对这种战斗车辆的兴趣与重视,随后他们也发现了“芬里斯”在战场上的潜在价值。

为了尽可能的讨好这位年轻而强势的元首,莱茵金属做好了后期大批量生产的所有准备,更让徐峻想不到的是他们已经开始在“芬里斯”的基础上开展了改进型的研制。

“芬里斯”的强大威力和良好的性能在黄昏战役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面对着法国人蜂拥而来的密集攻击,就算是“芬里斯”也不得不陷入了苦战。
本章已完成!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最新章节第十五章 战役(3)魔狼,网址:https://wap.at55.net/0/55/161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