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十三章 赞同反对(2/3)

但为何就是有人想栽赃嫁祸呢,意欲何为,是不是想借机挑拨文臣武将的关系,弄乱朝廷次序,那么这个人会是谁?

晏滋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盛临圣,不言语,但一个眼神足以让盛临圣安心。因为从她的眼神里看出对自己绝对的信任以及安慰,好像在安慰他不要动怒,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的。

盛临圣也不多言,也是同样回以一个坚定的眼神,一方面是说明自己行事光明磊落不怕诬陷,另一方面也是对晏滋信任的感谢,在这种是非难辨的地方最可贵的便是知己的信任,有了这份信任才能所向披靡。

这种会心一笑的不言语的交流,虽然只是一瞬间的事,不过还是被敏感的白骥考捕捉到了。他没想到两人竟然可以默契到这种程度,不用言语就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仅仅一个眼神就能代替千言万语,所以自己努力了栽赃嫁祸之事也就白费了。

但也不全是如此,至少晏滋同意治理旱灾水灾之事交由别人处理,让白骥考好好自家养生。他费尽心思不就是想留在这里吗,既然这个主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还管别的干嘛。晏滋相不相信盛临圣伤人,或者有没有这件事又有什么关系。

一旦有人问起是否盛临圣真的做了这些,白骥考也只能说是没有,毕竟诬陷别人非君子所为,他的目的也不是想要把人害死,所以适可而止便好,只要他闭口不说谣言便就不攻自破,到时候也无人理会没人查起,这件事也就风轻云淡了。

但自此之后两人的关系就微妙了,每每论起朝政便是一个赞同一个反对,朝廷上下也就他们两个辩论的最为激烈,别的大臣都乖乖的退到一旁去看好戏,每日上朝总觉着不是在大殿上而是在某处街口耍猴戏的地方。

要说今日议论之事便是之前所交代的旱灾,这件事因为白骥考的拖延至今还没实行,所以晏滋不得不在朝廷提起此事,就是希望广集思路一起想对策。

“众位爱卿,对于旱灾之事,你们有何高见?这旱灾已经持续有些日子了,再不及时治理便会衍生更多麻烦之事,所以你们今天必须想个完全之策,否则这个朝就不下了。”

晏滋强行做了这个决定,众朝臣听得压力很大,因为这件事十分棘手,那里常年如此,又如何治理,朝廷不是没有派发过水和银两,当地官员也是想了不少的办法始终每个消息。井都挖了好几丈了,但也只是持续了个把月,之后又没了水。这样的地方如何治理,晏滋的一番话着实为难了文武百官。

众朝臣生怕摊上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影响了前途,纷纷低着头假装沉思又想躲避晏滋的眼神,生怕像白骥考和盛临圣一样一不小心就被他派到了外地。难不成自己也要像白骥考一样弄个鼻青脸肿才能逃脱这个厄运嘛。

这么一想又忽然觉得白骥考这番模样会不会是苦肉计?有些心思诡秘的朝臣开始反思起来,会不会这一切都是白骥考搞出来的,但不论如何今日都不是讨论白骥考的时候,是讨论如何躲避这场厄运才对。

大家都眉头紧蹙默默祷告不要让晏滋抽到自己才好,因为想着连盛临圣这种行军打仗的武将都被晏滋抽去治理水灾了,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已经不论官职和管理范围,只要晏滋喜欢什么大臣都可能会轮到。所以大家才会更加的紧张。

气氛忽然很安静,原本**肃穆的大殿在现在显得更加安静诡秘和惴惴不安了,扑通扑通,大家的心跳声都忽上忽下,与时间的流逝呈现逆向,时间越久心跳越快,扑通扑通扑通更加的杂乱无章,每个人都屏气凝神却始终无法抑制那颗快要提到嗓子眼的心。

晏滋不说话,一直高居上位,目不转睛的扫视着底下的所有人,一遍又一遍应对之策已经有了,无非是破财消灾。除此之外也就没别的办法了吧,她也知道抛出这个问题有些为难人当就是想看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芳华乱 最新章节第一百十三章 赞同反对,网址:https://wap.at55.net/0/423/113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