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4/www.at55.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4/www.at55.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八十二章 名家李惟定(2/3)_假使重生八十年代_爱尚小说网
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名家李惟定(2/3)

价太高了,国人很少买得起。”

这价格确实是少部分人才有能力承担。

汉唐风行服装分两类,男装叫士绅,女装称仕女,但两类又细分三个档次:白钻、白金、白银。白钻主要是纯工制作,由汉唐公司顶尖的设计师为客户量身裁剪,最好的裁缝加最好的布料,现在香港的豪门名流几乎全是白钻一类,一套衣服少说也要7、8万港元起跳。白金面向高收入阶层,最好的布料制,但款式不是独一无二的,8000港元以上。而白银的主客是白领阶层,1000港元起跳。

汉唐风行服装之所以强势,一投入就所向披靡,主要是因为张绍平的介入,带来了后世的许多创新设计理念,风尚和审美观领先了这个时代足足二三十年。但优势是暂时的,别人终究会取经,学会这一套,比如“金利来”已经开始有样学样,照着《时尚》杂志制作了不少衣服。

所以,听到店员的话后,张绍平心里已萌生想法,打算专为大陆的客户开辟一个新档次的衣服:白铜品牌。100-200块人民币,这个价码估计可以吸引到一些先富的国人,但到底可不可行,张绍平心里也没底。

不过,很快的,张绍平这个“白铜牌”的想法就胎死腹中了。在柳林路服装市场和华亭路服装市场,张绍平见到了许许多多挂着汉唐风行服装名头的水货,什么钻石牌、白钻牌、黄金牌、白铜牌、蓝钻牌、黄铜牌,杂七杂八的一大堆,看得他眼花缭乱,直感叹国人的“山寨”意识实在有够强的。

这些衣服最贵的也不超过50块人民币,便宜的甚至10块钱上下,已经完全垄断大陆的中低档市场。打官司、告这些制衣厂侵权之类的,张绍平想都不敢想,因为大陆人现在根本没这个意识,告也告不了。惟一让张绍平有点安慰的是,摆在服装市场里头的《时尚》杂志不是盗的。

接下来,张绍平到过第一百货商场、华联商厦,经过江宁大楼,去过三角地菜场。在北京东路外滩42路、48路公交车终点站看到长长的侯车队伍,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衣、棉帽、棉裤、棉鞋、棉套。大冷天的,人们瑟瑟发抖,但人人都自觉地排着队。张绍平不免感叹,谁说中国人就没素质的,只不过因为环境的改变,许多人的心也随着改变罢了。

到了傍晚的时候,户外多了许多“街头厨房”,阿妈阿婆、大姑娘小媳妇的全在寒风凛冽中,在街边整起吃的来。

看到张绍平探询的目光,随行的干部解释说:“上海很多家庭住房很小,二十几平方米的房,住了六七口人,太挤了,只能在大街边架个炉子整饭菜。”

沪市有两大在全国都少见的“特色”,一是街头厨房,二是书刊借阅摊。书刊借阅摊,就是报亭的雏形,一般是在街边的两棵树间,用绳索拉几条线,然后把书刊报纸之类的摊开挂在线上。相当于移动型的图书馆,借阅是要给钱的,一两分钱看一次。这种书刊借阅摊在南京也比较盛行,但因为天气的关系,张绍平在沪市兜了一下午,都没看到这一盛况。

说起沪市,随行的干部感到很骄傲自豪,总结起来,就是计划经济时代,沪市从人才流、物流、资金流三方面支援着祖国的建设:大概有1113万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上海制造”成为中国名牌产品的代名词,沪市的财政收入曾占全国总财政收入的18%。后世,有个很有市场的逻辑,上海人住棚户区的人太多,是因为改革开放前,他们付出得太多了。

不过,此时对张绍平而言,沪市的人才越多,反而是个好事,这说明能请到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最新章节第八十二章 名家李惟定,网址:https://wap.at55.net/0/338/82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从反派开始的影帝之路 官运(汤氏大少) 名门嫡女:神探相公来过招 偏执江少的小祖宗又跑了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 魏书(二十四史) 我家软萌小师妹太卷了 鬼门关 悠闲小农女(全本) 我真没想红啊